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38节(1 / 2)

行军前卜上一卦,这都是很常见之事,但天镜却含笑摇头,道:“此次若是大人带兵,那便无从卜算。”

他直言道:“大人乃方外来者,凡大人参与之事,走向皆是未知。”

常岁宁:“我不为卜战事胜负。”

一战之胜败,她更相信是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天镜:“哦?那不知大人是要卜什么?”

“我想让二位为我这方外者,卜一个方内的生辰八字。”常岁宁轻晃着摇椅,道:“此去洛阳,我用得上。”

先前她曾在无绝那里诓了一个十分凶猛贵重的生辰八字,本欲换上合适的年岁为己所用。但之后她与无绝相认罢,偶然说起此事,无绝笑着提醒她,所谓生辰八字之命格,牵一发而动全身,稍有挪换,便会截然不同。

要么说,行内之事还得交给行内之人来做,竟险些闹了笑话出来。

“大人具体想要哪一种?”无绝询问起常岁宁的要求,颇具量身定做的待遇:“贵重些的?”

“越贵越好。”常岁宁很认真地提起要求:“让人见之便觉国泰民安,国运昌隆。最好是内行人瞧了,便要惊觉吾乃天定之人的那种。”

“寻常人还真受不住……”无绝下意识地想擦冷汗,转念一想,还好自家主公她不是人。

一旁的天镜提醒道:“常节使此举,等同伪造天意……”

常岁宁不以为意地点头,微眯着眼睛仰头看向苍穹,道:“既已走在篡改天意的路上了,造个生辰八字来用,应也没什么妨碍。”

她颇有种虱子多了不愁痒的乐观。

天镜闻言笑起来,捋须颔首,道了个“善”字,从袖中取出一小把蓍草:“今晨得见蓍草,便随手折摘了些,原来是要用在此处……”

以蓍草问卦的起源,更早于铜钱、竹板等物,天镜寻常时也很少用到蓍草,除非涉及到真正的大事。

此刻天镜取出蓍草摆卦,可见重视。

但他还未来得及摆好,便被无绝伸手挠乱了:“有你什么事?此事自有我来……”

他便知道,这老货欲与他争宠之心不死!

而天镜接下来的一句话,更坐实了无绝的疑心:“不如你我各给出一生辰八字,交由大人挑选,如何?”

面对如此挑衅,无绝岂肯服输:“有何不可,怕你不成?”

无绝说着,爬坐起身,跑去取自己的家伙什去了。

天镜也取过拂尘,往书房的方向而去。

眼见二人这架势,一时半刻是不能有什么结果了,常岁宁遂起身来,冲二人的背影说道:“我明日晨早动身,在那之前给我即可。”

殊不知,此一夜,无绝与天镜俱是彻夜未眠。

而常岁宁自此处离开后,便去了外书房中。

外书房内,王岳等人知晓了自家大人在前堂拔剑杀传旨内侍之事,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不小的震动。

王岳压低声音道:“……大人这是抗旨了?!”

姚冉一脸信服地道:“分明是旨意有假,何来抗旨之说?”

王岳回过神,神情颇精彩地点头,大人这旨抗得很有些门道,甚至细思之下,竟还透着一种大义和体贴……

毕竟公然抗旨可不是什么好事,动兵时那是很影响行军速度的,毕竟你都公然嚷嚷着抗旨了,经过各处时,当地官员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余地都没有,那人家拦是不拦呢?拦的话,打了起来,算谁的呢?

这旨意大人分明可以直接抗,但她偏偏拐了个弯儿,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驰援洛阳……这不是大义,不是体贴,又是什么呢?

不愧是大人啊,就算是造反,竟也能造得如此顾全大局……

王岳不禁在心底高呼:明主啊!

至贵之八字命格

王岳在心中如此叹息着,忍不住便感慨一句:“大人时刻心系大局……”

一旁坐着的常阔捋着大胡子,乍听谦虚实则毫不谦虚地道:“历来如此罢了,不值一提尔。”

殿下斩杀传旨钦差,篡改圣意之举,他越是琢磨,便越觉得殿下过分贴心。

真正需要这道被篡改后的圣旨的人,是他家殿下吗?

殿下将圣旨这么一改,无疑免去了诸多刀兵堵截,而若是真打起来,那些人又岂能拦得住江都军?不过是平添无谓的死伤罢了。

且值此洛阳失守,尚未能收回之际,若传出淮南道节度使公然造反的消息,必会再次使人心震荡。

总之殿下之举,既顾及了大局,贴心地缓冲了震荡幅度,又在一定程度上给足了圣人和朝廷面子——明面上都“遵旨”了,还不够给面子吗?这都不够的话,那还要咋样嘛!

显然,常阔对“给足面子”的认知有些不走寻常路。

盖因常阔自有自己的一套歪理在——殿下思虑如此周全,区区造个反又怎么了呢?不是他说,有这样善解人意的反臣,朝廷就偷着乐去吧!

而显而易见的是,在这座外书房内,同样信奉常阔这套歪理的人,并不在少数。

王长史看在眼中,一度疑心自家大人是不是擅长什么蛊惑人心的巫邪之术……不然怎会有人连造反,都能被人夸出花来呢?

更要命的是,他已然觉得这股风气并不正常,却也依旧加入了夸赞的队伍之中——没法子,大人她行事,就是很好夸啊。

骆观临倒是没说话,他不习惯在这种时候出言附和,那会有拍马屁之嫌。

但若论认同与否,他也是有几分认同的。

他知道,常岁宁选择以“遵旨”的方式率兵赶往洛阳,固然也是为了替江都军减少阻力,但由此的确可以看出,她行事深思熟虑,时刻心怀大局。

这似乎是一种刻进了骨子里的操守,正如同纵然兴起千军万马,却不伤半寸农田的细致心意。

她行事从来果决,在世人眼中甚至透着张扬,但她的果决张扬与善战,却从不曾用在挑起战事之上。

在她这里,放眼整个大盛,似乎并没有她真正的敌人,她所顾惜的,是整个大盛江河与子民兵丁。

这份顾惜之心……哪怕她只是装出来的,却已足够令人钦佩,亦为苍生之福。

骆观临沉浸在这份被触动的心绪中,一时甚至没能去认真细听王长史等人与常阔所议之事。

半晌后,骆观临微微抬眼,看向坐在那里的常阔,心底渐渐聚起了一个想法。

这时,书房的门被护卫从外面推开,一道青色的人影走了进来。

书房内众人止住话语声,皆转头看去,而后纷纷起身相迎。

常岁宁此一去军中五日余,今日初回府,先拔剑斩杀了传旨内侍,又下令向洛阳动兵——

然而在接连做出了这些重大举动之后,此刻她面上并看不出分毫神态变化,她只和往常一样走进了书房中,在上首坐下,并示意众人落座,开口先道:“我要离开江都一段时日,之后江都与淮南道事务,便劳诸位多费心了。”

这语气寻常到好似她只是要出门探个亲或踏个青。

而她接下来与众人的交待,也十分简单。

常岁宁为此次动兵已准备良多,各方面皆已就绪,故而才能做到一“接到旨意”便可即刻动身。

且如今的江都,已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在运作,并不需要常岁宁时刻都在,而常岁宁也很信任她所用之人。

但在骆观临看来,若深究常岁宁这份交付出去的信任,根本上却是源于她的自信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