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七十三章暂列(1 / 2)

沉时安是在新闻上看到她卸任的消息。

无预告、无采访,只有一句公告。

「欧氏集团发布公告:欧丽华女士将卸任董事长一职,转任集团战略委员会顾问,继续关注本港重大城市发展项目。」

他看了一眼,把显示器关掉,起身走出书房。

几秒后,他又折返,心里算了算时差,拿起听筒拨了个号码。

电话响了叁声接起。

“喂?”

沉纪雯的声音有些低,像是刚洗完澡,风声带着窗缝灌进来的潮气。

“是我,沉时安。”他说。

她问:“怎么了?”

“看到新闻。”他没说具体哪个,“想听听你那边怎么样。”

她沉默了一秒,笑了笑:“还好。比想象中平静。”

“你现在在哪?”

“还是这边的宿舍,不过我过两天要搬了,换了处地方。”

“换宿舍?”他声音不动,语气轻,“室友合不来?”

“不是,就是……”她顿了顿,语气平淡,“现在有些支出要压一压,前阵子在香港那边做了调整。”

“欧氏的?”

她没正面回答,只说:“以前我没太在意钱的细节。现在开始学着自己管。”

“我记得你在伦敦有房产?”

他记得沉赵洪当时的遗嘱里,有伦敦的房产过继给了她。

“嗯”她语气随意,“有,但上学太远了。而且那些本来就是准备长期投资的,我现在不打算动它。”

沉时安没出声,手指轻轻敲着桌角。

她这话不算诉苦,但他听得清楚。

不是拮据,却开始小心。不是崩盘,却已经削骨。

他靠在椅背上,望着书房天花板,过了两秒才开口。

“我九月去英国。”

她愣了一下:“你说什么?”

“读预科。lse对面那边,已经拿了录取,九月开学。”

她像没反应过来:“你不是在那边——”

“结束了。”他轻声说,“这里的事,收得差不多了。”

那边沉默了几秒。

“……你不早说?”

“才申请下来。”他语气仍然很平,“说实话,我是看到你之前发的那张圣诞照片,才开始考虑那一块的。”

“那张照片有参考价值?”

“有。背景挺干净的。”他顿了一下,“你也是。”

她笑了笑,换了话题:“你几点到?”

“凌晨四点多到希思罗。”

“我可以去接你。”

“不用。”他说得很快,“凌晨太早了。我安顿下来,再找你。”

“当然。”她的声音轻,但不迟疑,“你来找我。”

他没接话,像是在收线之前犹豫。

最终他说:“你要是缺钱,不要硬扛。”

“我不会让自己吃亏的。”她说得平静。

沉时安“嗯”了一声,没说再见,电话便静静断了。

窗外最后一盏路灯熄灭,湖面一片黑。

他把听筒放回座机底座,静静地站了一会儿。

她没哭,没求助,连“压力”都没说,只是换了宿舍,记了账,用更安静的方式撑着。

欧丽华卸任董事长的消息公布那天,沉纪雯正坐在伦敦的图书馆里,翻一篇《金融时报》的个案分析。

旁边的同学在讨论当周的管理课题。

有人提起“危机应对与高管替换”,她抬头看了一眼,又低下去,把那一页翻过去了。

沉纪雯从不掩饰,只是不打算在人群中,把家事当成话题当众展览。

她确实搬了宿舍。

原本住在lse安排的学生楼,她自己住了一个双人套间,离主楼十分钟路程。

现在住的是一栋老式公寓,楼下是裁缝店,电梯有时候会卡住一层不动。幸好区域安全,内部装修舒适。

房租便宜了一半,但也确实冷清了一些,离学校远了点。

她没和母亲提这件事。

这段时间,太平山的电话少了。

不是不打,而是母亲每次接起都显得忙,语气很稳,话题也尽量生活化,像是刻意不让她听出什么。

她当然知道。

她不是猜,而是看得一清二楚。

港币账户的月度分红延迟到账,几家原本属于欧氏旗下的控股公司开始更换法人,慈善基金的支出控制线也拉得更紧。

她不问,但每一项变动她都记录下来。

她开始习惯每天晚上打开电脑,花一小时复核香港那边的账户变动。

那种习惯一开始像是训练,现在像是本能。

她不缺钱。至少现在不缺。

几套房子没动,瑞士账户也还在。父亲留下来的那部分,暂时没人碰。

她知道,即便欧氏真的有一天破产,她也不会“穷”。

但她知道,这种“不缺”,只是因为她现在什么都没动。

一旦要动,流动性就会变成难题。

她相信大环境会好转。

政府开始干预,楼市的成交量在缓慢回升。中环的写字楼空置率止跌,一些基金经理开始回港试探仓位。

她身边有学国际金融的同学,用模型跑出了小规模资金回流的路径图。

她不是搞数据的,但她会看趋势。

七月初,沉纪雯去了趟苏黎世,和律师碰面,签了几份继承相关的文件。

律师在会客室等她,桌上摆着一迭薄薄的文件夹,原本是设定在她叁十岁之后逐步开放的。

“提前启动”,律师用的词是这个,笑得很职业。

她没笑,只点了点头,签下名字。

一个月前,母亲在电话里只说了一句:“你抽空去趟苏黎世,我让人准备好了。”

她没有细问。当时只是应了一声,“好。”

现在她看见了结果。

她的名字出现在了信托结构的次序中。

第二继承人,替代触发人。部分离岸资产收益权也随之改挂她名下。

文件上的条款写得很克制,用词都是“暂列”“弹性释放”“阶段过渡”。

但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。

欧氏未必会倒,但如果有一天真走到那一步,她的这一部分,不会一同沉下去。

母亲已为她设好退路。

八月末的时候,伦敦已经开始落雨。

雨不大,却下得细密,像是不动声色地耗着人的耐性。

沉纪雯坐在新家的书桌旁,把当月账单和收支表摊开来,一个一个核对。

原本她是排斥这种事的。

她更喜欢大项目、战略方向,不是这些细枝末节。

但她也知道,做继承人这件事,不会只让你坐在董事席上看远景。

它会让你从发票、存款、税率,甚至一张车票开始学起。

这个暑假她没有回香港。

不是没时间,而是欧丽华在电话那头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:“这会儿太乱,你回来也帮不上什么,倒不如留在那边,好好休整一下。”

语气平静,不带商量。

她没争辩,只应了一声“好”,就真的没回去。

母亲秘书的秘书曾私下透露,欧氏几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