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一切都让她感到新鲜又真实,空气中弥漫的各种菜肴香气更是勾得她馋虫大动。
&esp;&esp;很快,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被端了上来。
&esp;&esp;红烧肉色泽红亮诱人,肥瘦相间,颤巍巍地堆在粗瓷碗里,浓郁的酱香扑鼻。
&esp;&esp;清蒸鲈鱼,鱼身完整,雪白的鱼肉上铺着姜丝葱段,淋着透亮的豉油,鲜气逼人。
&esp;&esp;八宝鸭整只鸭肚里塞满了糯米、莲子、香菇、火腿等各色食材,鸭皮油润酥香。
&esp;&esp;炒时蔬,碧绿鲜嫩,带着锅气。
&esp;&esp;三鲜汤,汤色清澈,飘着肉片、笋片、木耳,热气腾腾。
&esp;&esp;阮玲珑的眼睛都快不够用了。末世里能吃饱已是奢望,何曾见过如此丰盛、如此讲究的菜肴?她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。
&esp;&esp;红烧肉入口即化,肥而不腻,酱香浓郁得让她想连舌头都吞下去。
&esp;&esp;清蒸鲈鱼的鲜嫩细腻,带着姜葱的辛香,是山野间难以尝到的河鲜滋味。
&esp;&esp;八宝鸭的鸭肉酥烂,内里的糯米吸饱了鸭油和馅料的精华,咸香软糯。
&esp;&esp;清爽的时蔬和三鲜汤更是完美地调和了味蕾,以食材本源入味。
&esp;&esp;每一口都是前所未有的味觉盛宴。
&esp;&esp;阮玲珑吃得无比专注和满足,脸颊因为美食和热气而泛着健康的红晕。赵铮看着她吃得香,比自己吃还高兴,不停地给她夹菜。
&esp;&esp;“铮哥,你也吃!这个鱼好鲜!”
&esp;&esp;“这个鸭子里的糯米好好吃!”
&esp;&esp;“这个汤也好喝!”
&esp;&esp;两人埋头苦干,战斗力惊人。虽然福满多的菜份量确实不小,但五个菜竟也被他们吃得一干二净。引得邻桌几位食客都忍不住侧目,小声议论着“这小俩口可真能吃”、“猎户力气大,胃口也大”之类的话。
&esp;&esp;掌柜的更是乐得合不拢嘴,这样实诚的客人多多益善。
&esp;&esp;结账时,价钱确实不菲,但赵铮付钱时眼都没眨一下。阮玲珑看着那些铜钱和碎银子,心里既感动又有点心疼。
&esp;&esp;赵铮却只是对她笑笑:“吃好最重要,你要是喜欢,我们下次还来。”
&esp;&esp;离开福满多酒楼,已是午后。集市的人流依旧,但两人已逛得心满意足。去寄存处取回大包小裹的东西,背上再次变得沉甸甸。
&esp;&esp;【作者有话说】
&esp;&esp;宝子们,求个收藏呀~
&esp;&esp;26
&esp;&esp;第26章 征兵
&esp;&esp;◎北边的蛮夷打进来了!◎
&esp;&esp;在即将离开集市区域时,赵铮的目光被一个卖陶器的摊位吸引。
&esp;&esp;摊位上摆着各种粗陶瓦罐,其中几口深褐色的砂锅品相尤其好,厚实圆润,釉面均匀。
&esp;&esp;他拉着阮玲珑走过去,拿起一口砂锅仔细端详,屈指敲了敲,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。又检查了锅底和锅沿,确认没有裂纹瑕疵。
&esp;&esp;“老板,这砂锅怎么卖?”
&esp;&esp;“客官好眼力!这可是上好的陶土烧的,耐烧,炖汤最香了!一口三十文。”老板热情地走上来介绍。
&esp;&esp;赵铮没怎么还价,直接挑了两口大小合适的砂锅。
&esp;&esp;老板见状,动作利落且小心地用干草绳将它们捆好,“这位客官您拿好,承惠六十文。”
&esp;&esp;阮玲珑有些不解:“铮哥,买砂锅做什么?家里有铁锅和陶罐呀。”
&esp;&esp;赵铮将砂锅放进背篓,付了六十文钱给老板,侧头看向阮玲珑,眼神温和而认真:“砂锅炖汤更香,火候也匀。以后给你炖鸡汤、炖鸽子汤、炖滋补的汤水都用得着。”
&esp;&esp;他顿了顿,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。
&esp;&esp;“玲珑,跟着我在山里,别的可能比不上镇上小姐,但在吃食上,我一定让你吃得舒心,争取把你养得健健康康的。”
&esp;&esp;听到这里,阮玲珑的心猛地一颤。
&esp;&esp;原来他带她下馆子,买这么多东西,甚至特意挑选砂锅,都是为了这个。不是为了别的,只是实实在在地想让她吃得好,过得舒服,弥补她跟着他住在深山的“委屈”。
&esp;&esp;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,比刚才吃的红烧肉更让她感到熨帖和满足。
&esp;&esp;她看着赵铮背着沉重背篓、手里还拎着东西却挺得笔直的背影,鼻尖有些发酸,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。
&esp;&esp;“嗯!”她用力点头,快走几步跟上他,声音轻快而充满信赖,“铮哥炖的汤,肯定是最好喝的。用砂锅炖,一定更香!”
&esp;&esp;夕阳的余晖洒下,将两人满载而归的身影拉得很长。
&esp;&esp;背篓里是生活的希望和甜蜜的负担,阮玲珑的心中,则被这平凡却厚重的情意填得满满的。
&esp;&esp;这趟临水镇赶集,不仅满足了她的好奇,更让她清晰地感受到了赵铮藏在行动里的、沉甸甸的心意。
&esp;&esp;——————
&esp;&esp;临水镇大集的喧嚣与烟火气仿佛还在眼前,桑果茶的清甜似乎还萦绕在舌尖,木屋小院的日子在打猎、采集、照料蚕宝宝和尝试用新买的砂锅炖汤中,过得平静而充实。
&esp;&esp;阮玲珑甚至开始尝试把赵铮带回来的黄豆,用家里那口小石磨磨豆浆。
&esp;&esp;第一次成功煮出带着豆香的乳白浆液时,她兴奋得像个小孩子,赵铮也笑着陪她喝了一大碗。
&esp;&esp;然而,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,很快就被山外传来的消息打破了。
&esp;&esp;这天,赵铮和阮玲珑意外地在深山外围偶遇老王,只见他背着个大背篓,里面装了不少野菜和野果。他的脚步沉重,眉头紧锁,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愁苦和疲惫。
&esp;&esp;“王叔,你怎么进山来了?家里是不是遇上什么事儿?”赵铮快步走过去,看到老王的神色,心中便是一沉。
&esp;&esp;老王抬头见是赵铮,干涸的嘴唇抿了抿,声音嘶哑道:“铮哥儿,玲珑,出大事了!”
&esp;&esp;赵铮见他渴得不行,连忙接下腰间挂着的水筒递过去,老王倒也不客气,他仰头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,才缓过劲儿来。
&esp;&esp;“出什么事儿了?”赵铮沉声问。
&esp;&esp;“北边,北边的蛮夷打进来了!”老王的声音带着惊惶,“朝廷发了檄文,大周朝各地都在紧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