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祥瑞:王莽和他的时代(出版书) 第42节(2 / 2)

于帮助王莽当宰衡、受九锡。

&esp;&esp;绣衣使者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搜集来的谣曲,不能说全是假的,也不能说对王莽的歌颂都是虚伪的。汉朝人尚普遍信鬼神,笃信王莽之“圣”并不奇怪。当然,这些谣曲估计也经过加工甚至是伪造,就像后世的贵族诗人们写“乐府”、填“曲子词”,宫廷乐师从民间搜罗曲调加工成皇家乐舞,性质都差不多。陈崇等人只要能证明天下大治就行了。

&esp;&esp;王莽的预期基本达到,对班稚的所作所为也就不那么恼怒。再加上王政君求情,班稚自己上书请罪,主动要去给汉成帝守陵,王莽也就应允了。

&esp;&esp;海内大治还不够,还要看周边的“四夷”,四夷未能宾服,说明王化之业尚未完成。

&esp;&esp;南边,有元始元年的越裳氏献雉、元始二年的黄支国献犀牛;东边,有东夷王献宝,此事史书未有详细记录,猜测可能是朝鲜半岛南部三韩之国或日本倭国 2 遣使贡献;北边,则是匈奴在元始二、三年的示好。

&esp;&esp;西汉的持续军事打击,使匈奴早已四分五裂。汉元帝时期,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娶了王昭君,成为汉朝藩属,与汉廷关系一直不错;汉成帝时期,“虽远必诛”的陈汤击杀了呼韩邪单于的哥哥、北匈奴郅支单于,北匈奴一蹶不振。到了安汉公时期,大家提起匈奴,默认的就是南匈奴。

&esp;&esp;在王莽安排下,元始二年秋,匈奴把王昭君的女儿须卜居次云派回汉朝服侍太皇太后,令太皇太后十分高兴。呼韩邪单于死后,王昭君按照匈奴风俗,嫁给了他的儿子,生下的女儿就是须卜居次云。“须卜” 3 ,是这位公主丈夫的名字,“居次”是公主的意思,“云”是名字。王昭君是汉元帝的宫人,与太皇太后也算是故人,如今她的女儿从匈奴千里迢迢回来侍奉,说明地处“腥膻之地”的匈奴也沐浴在华夏文明的“孝道”之中,这无疑是王莽的泽化。

&esp;&esp;巧合的是,这一年,西域的车师后王和驻扎在当地的汉朝戊己校尉发生了冲突,另一个“去胡来国”的国王和西域都护也出现了矛盾,两个国王都逃往南匈奴。按照昔年汉宣帝和匈奴的约定,汉人逃到匈奴,匈奴不能庇护,但这个约定不约束第三国的人。于是匈奴打算庇护两王,并遣使向汉廷求情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