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王维好奇李瑄这么有才华,为何不显山不露水。
&esp;&esp;长安的士人对李瑄的印象,一般都是好勇斗狠的纨绔子弟。
&esp;&esp;“不敢当。”
&esp;&esp;李瑄哂笑一声。
&esp;&esp;虽然心中尴尬,但诗歌引动盛唐气象,只有诗歌,配得上大唐的飞扬。
&esp;&esp;李瑄建立名望,必须从诗歌开始。
&esp;&esp;观春雨,饮明月茶。两人未讨论朝堂政治,只风雅文说,讨论山河广阔。
&esp;&esp;因为李瑄知道,王维性格淡泊旷达,并不刻意追求仕进。当今李林甫只手遮天,身为谏官的王维只能明哲保身,政治上中平守拙。
&esp;&esp;不久后,王维就要经营他的“辋川别墅”。
&esp;&esp;所以李瑄刻意避开政治。
&esp;&esp;李瑄对后世的见闻,就是智慧。王维连连得到新意。
&esp;&esp;李瑄的言语绝妙,富有哲理,频频让王维搁杯思索。
&esp;&esp;王维在得知李瑄不通音乐后,更是邀请李瑄到他家里,教导李瑄乐器。
&esp;&esp;这个时代的君子,需懂得音律。
&esp;&esp;即便李瑄将离开长安,但他还是应和王维,表示愿意向王维学习。
&esp;&esp;来日方长,他终会再回来。
&esp;&esp;连饮数杯明月茶,小雨停下。
&esp;&esp;“今日与君相逢,茶肆若为酒肆,当好!”
&esp;&esp;茶肆外分别的时候,王维遗憾地说道。
&esp;&esp;唐代文人对酒执迷,诗佛不能例外。
&esp;&esp;“我们都在长安,机会很多,择日必去拜访。”
&esp;&esp;李瑄微笑着回道。
&esp;&esp;在一众文人的相送下,李瑄和王维,互别离开。
&esp;&esp;或许再过几天,一个叫李瑄的诗人,会在长安声名鹊起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“七郎,相公让你回来后,立刻去见他。”
&esp;&esp;回到左相府,管家赵宗通知李瑄,并提醒:“今日相公从朝中归来,很是高兴,痛饮数杯。”
&esp;&esp;李瑄明白,一定是李适之让李林甫在朝中吃瘪。
&esp;&esp;“七郎,老奸巨猾的李林甫,果然反咬我一口。”
&esp;&esp;一入前厅,李适之就放下酒杯,向李瑄说道。
&esp;&esp;想想李林甫那脸色阴沉的样子,李适之就心中痛快。
&esp;&esp;“李林甫为性狼狡,睚眦必报。父亲不与其为伍,必会受其连绵算计。今后父亲需要三思而后行,如果拿不定主意,找信得过的僚属商量一番!”李瑄还是放心不下李适之,郑重地向他提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