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唐天将军 第110节(1 / 2)

&esp;&esp;虽然发生了让李隆基愤怒的事情,但天子的气度要有。

&esp;&esp;特别是值此佳节,李隆基决定宴群臣、长安名流,庆祝新气象。

&esp;&esp;翌日,李瑄换上新衣,和李适之、李霅,以及李适之的续弦王氏,李霅正妻张氏一起,前往兴庆宫。

&esp;&esp;宴会不需要穿朝服,那样不适合欢乐。

&esp;&esp;此等宴会,宗旨是欢庆。

&esp;&esp;五品以上官吏能携正室入宫。

&esp;&esp;其他名士、特邀的官吏,不允许携带妻子。

&esp;&esp;花萼相辉楼此时是天下第一楼,其他滕王阁、岳阳楼等,都远远不及。

&esp;&esp;这是李隆基与民同乐的地方。

&esp;&esp;李隆基每年都会请一些平民长者入花萼相辉楼宴饮,展现他的爱民如子的风范。

&esp;&esp;臣子们相见,交相行礼,依旧在拜元正。

&esp;&esp;花萼相辉楼的大厅内,大臣王公们交谈,那些贵妇人们,也有她们的圈子。

&esp;&esp;“那是大诗人王摩诘。”

&esp;&esp;王维到场后,妙郁的风姿,成熟男人的魅力,让贵妇们两眼放光。

&esp;&esp;王维虽品级不高,但这样的宴会,必然会被皇帝邀请,皇帝通常会叫王维到台上,与之对饮。

&esp;&esp;“李太白也来了,别再喝醉了。”

&esp;&esp;同样有才华,但贵族们面对李白,和面对王维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态度。

&esp;&esp;“大诗人王少伯,他不是在外面为官吗?”

&esp;&esp;看到王昌龄,不少人投来目光。

&esp;&esp;“王少伯至长安有公事处理。”有人知道王昌龄为何来长安。

&esp;&esp;这个时代,王昌龄与王维并称,虽声誉不及王维,却也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。

&esp;&esp;他的边塞诗连李隆基都十分欣赏。

&esp;&esp;其他如诗人李颀、常建等,在长安者,皆被应邀。

&esp;&esp;其他还有一些才子,名士。

&esp;&esp;相比之下,权贵们更喜欢诗人。

&esp;&esp;诗歌是大唐的主旋律!

&esp;&esp;当李适之到来后,所有大臣们作揖。

&esp;&esp;稍后,人们将目光集中在李瑄身上,俊杰一时无两。

&esp;&esp;李瑄这种马上建功立业,是文人心中的模板,无一不敬重。

&esp;&esp;“李翰林,见你一面可不容易啊!”

&esp;&esp;在没有几人想要与李白亲近的时候,李瑄来到李白面前,执礼调笑道。

&esp;&esp;“几月不见李将军,如同相隔十年一般。”

&esp;&esp;李白回礼,感慨万千。

&esp;&esp;他指的是仅仅几月未见,他处处被排挤,长安虽大,几无立身之地,空有翰林之职,如同白衣。

&esp;&esp;而李瑄在几个月间,就立下不世的功勋。

&esp;&esp;他虽号称剑客,但知道执剑最多在市井争斗,无法上战场。

&esp;&esp;大唐的敌人,基本都是骑兵。士兵所执,皆为长兵器。拿刀、剑对抗骑兵,与送死无异。

&esp;&esp;“我与李翰林的友谊,还有很长的时间。我相信李翰林终有苦尽甘来的时候,就像你诗中的那样‘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’。”

&esp;&esp;李瑄知道李白对官场心灰意冷,只会借酒浇愁。

&esp;&esp;李白很快就会离开长安。

&esp;&esp;在这个时候,皇帝都不喜李白,李瑄也无法对李白过多帮助。

&esp;&esp;他曾经提醒过李白,翰林院是出宰相的地方,可惜李白没把握住!

&esp;&esp;“谢李将军之言。”

&esp;&esp;这个时候,能给予言语上的宽慰,足矣证明李瑄的情谊。

&esp;&esp;不过李白心态还是很乐观的,不外乎俗世的目光。

&esp;&esp;“这位是?还请李翰林介绍一番。”

&esp;&esp;李瑄看向李白身旁其貌不扬的男子。

&esp;&esp;“王昌龄,字少伯,现任江宁丞。拜见李将军。”

&esp;&esp;王昌龄自我介绍,并向李瑄一礼。

&esp;&esp;自江宁归长安,李瑄这个名字一直缠绕在他的耳边。

&esp;&esp;他昨日和好友李白喝酒的时候,一向孤高自负的李白,都对李瑄赞叹不已。

&esp;&esp;他曾写下“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”,雪满弓刀的李瑄,完成他诗中的功绩。

&esp;&esp;“大诗人王少伯,久仰大名。”

&esp;&esp;李瑄拱手回礼,他没想到王昌龄会来长安。

&esp;&esp;对于这个半生都在被贬中的七绝圣手,李瑄很是敬佩。

&esp;&esp;王昌龄的官虽小,却不是第一次来花萼相辉楼,他在开元后期就来此赴宴过,并留下诗作。

&esp;&esp;宴会即将开始,李瑄也不能多聊,只是和李白、王昌龄约定明日一起饮酒。

&esp;&esp;在李瑄与王维交谈的时候,李林甫到来。

&esp;&esp;他脸上挂着笑,很和蔼可亲的样子。

&esp;&esp;亲近李林甫的大臣,都感觉他收敛了锋芒。

&esp;&esp;随后,太子李亨和诸王、公主驾到。

&esp;&esp;诸臣一起行礼。

&esp;&esp;李隆基对皇子皇孙的管理严厉,久居深宫之中,尊贵程度还不如李隆基兄弟的子嗣。

&esp;&esp;太子李亨也时时如履薄冰,他知道李林甫随时会出手对付他。

&esp;&esp;李林甫得罪太子,知道太子一旦继位他就玩蛋,所以必然会千方百计将太子拉下马。

&esp;&esp;同样的,安禄山也得罪太子。但安禄山选择的道路却不同。

&esp;&esp;一相一将,都是自己为自己争取命运。

&esp;&esp;正是因为他们与太子不和,李隆基才会宠信他们。

&esp;&esp;李瑄已经多次提醒李适之,可以尊敬李亨,但不能与李亨走得太近。

&esp;&esp;对于李亨提出的要求,直接婉拒。

&esp;&esp;“圣人至……”

&esp;&esp;辰时五刻,李隆基到达花萼相辉楼。

&esp;&esp;所有臣子都来到自己的座位前站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