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,非常羨慕,心想着以后臣一定会隐居深山。不过需等到圣人被诸国尊为‘天可汗’的时候。”
&esp;&esp;李瑄通过小诗隐晦提出他随时可以辞去官职、爵位。
&esp;&esp;让李隆基不会猜忌他,还想挽留他。
&esp;&esp;让李隆基在心理上改变。
&esp;&esp;“七郎是奇才,当有个性!”
&esp;&esp;李隆基听后欣喜,这才放心。
&esp;&esp;他幻想着由尺带珠丹带头,尊他为“天可汗”的时刻。
&esp;&esp;现在虽然有部落称他为“天可汗”,但那些部落无足轻重。他需要吐蕃这个大国承认。
&esp;&esp;“臣从山上回来的时候,还遇到一个人,圣人之前还赞扬过呢!”
&esp;&esp;李瑄趁机将遇到李泌的事情告诉李隆基。
&esp;&esp;省的以后被人拿这件事说辞。
&esp;&esp;“噢?是谁?”
&esp;&esp;李隆基问道。
&esp;&esp;“一个神童,叫做李泌,他七岁的时候,受过圣人召见。那时圣人和张太师正在下棋。”
&esp;&esp;李瑄回答道。
&esp;&esp;“想起来了,他现在还和以前那么聪明吗?”
&esp;&esp;李隆基点了点头,神童见过很多,能成器的并没有几个。
&esp;&esp;年轻人还要经得住考验,像七郎这样的天纵之才古今没有。
&esp;&esp;当年,李隆基见到李泌的时候,让张说出题目考验。
&esp;&esp;张说就以“方圆动静”为题作赋。
&esp;&esp;小小年纪的李泌已经懂得思考,询问:“希望相公告诉我其中的大略。”
&esp;&esp;张说便说:“方就像棋局,圆就像棋子,动就像活棋,静就像死棋。”
&esp;&esp;李泌没有思考多久,就回答道:“方就像行义,圆就像用智,动就像施展才能,静就像感到满意。”
&esp;&esp;小小年纪,能明白这些道理,确实是一个天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