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唐天将军 第291节(1 / 2)

&esp;&esp;“将军,唐军从坡前过去那么多士兵,却只有五百停留,难道他们想绕过铁刃城,进攻青海吗?”

&esp;&esp;石堡城副将向悉诺罗说道。

&esp;&esp;此时此刻,他们一刻都不敢松懈。

&esp;&esp;但一直这样,会消耗石堡城守军的士气。

&esp;&esp;“八成是那样了!”

&esp;&esp;悉诺罗微微点头,他也看到其他方向的众多狼烟。

&esp;&esp;以为唐军要扫清赤岭,为进攻青海做准备。

&esp;&esp;“唐军真愚蠢,我军握住铁刃城,他们就算南下青海南部,也不能驻守。”石堡城副将嗤之以鼻。

&esp;&esp;“不能这么看。李瑄此人嗜血残暴,杀人如麻。或许此次出军,就是为了大战,杀伤我吐蕃勇士的数量。唐人的数量如天上星星一样多,他们的陇右、河西总能挑选长人补充兵员。而我们吐蕃每损失几万,都是伤筋动骨,会为国内带来灾难。”

&esp;&esp;悉诺罗从另一方面分析道。

&esp;&esp;他认为李瑄此举,皆是为杀死他们吐蕃的生力军。

&esp;&esp;毕竟吐蕃赞普把李瑄宣传成对抗神灵的邪恶之人。

&esp;&esp;这个时候天竺佛教还未传入吐蕃,吐蕃信奉来自象雄文明的雍仲本教,他们崇拜自然、神灵、图腾,以占卜、禁忌、巫术、血祭为主要特征。

&esp;&esp;虽然有原始佛教的影子,但和佛教还是有明显的区别。

&esp;&esp;这也导致信奉雍仲本教的吐蕃人对李瑄产生“误解”,会幻想李瑄的十恶不赦。

&esp;&esp;“自古战争,皆是为完成战略目的。李瑄如果只是这样,必然会受到上苍的惩罚,他会死在河流边,丛林内,山岭上,沟壑中!”

&esp;&esp;副将对李瑄发出恶毒的诅咒。

&esp;&esp;“可惜我们只能看着,若唐军进攻铁刃城就好了,这样我们也可以拖住一部分唐军,减轻大军的压力。”

&esp;&esp;悉诺罗看着山坡下守着的唐军,叹一口气。

&esp;&esp;除了那条小道,他们别无他法。

&esp;&esp;因为山坡太陡了,他们就算想袭击下方的五百唐军都不行。

&esp;&esp;人手根本铺不开,贸然从山坡上下去,有极大概率失足滚落。

&esp;&esp;唐军不可能爬着山坡上,他们更不等沿着山坡下。

&esp;&esp;所以只能望着青海,期盼吐蕃军能获胜,将李瑄这个邪灵杀死。

&esp;&esp;如果唐军大溃败,他们倒是可以出去拦截一番。

&esp;&esp;在石堡城守将陷入忧虑的时候,李瑄来到鸡心谷。

&esp;&esp;这里的战斗,一触即发。

&esp;&esp;之前大斗军在前方丢下许多铁蒺藜。

&esp;&esp;现恩兰·达扎路恭下令党项、吐谷浑的一些士兵,去将铁蒺藜清理。

&esp;&esp;吐蕃步兵的弓弩也已准备好,并打造更厚重的盾牌。

&esp;&esp;鸡心谷虽然宽阔,但唐军布置太严密,战车、鹿角、铁蒺藜,骑兵冲击将死伤惨重。

&esp;&esp;更灵活的步兵,反倒是容易冲阵。

&esp;&esp;李瑄在险要地势,摆放弓箭。

&esp;&esp;在平坦的地势,布置强弩。

&esp;&esp;重甲步兵、明光铁甲兵,多在险要的地势中。

&esp;&esp;并非一堵墙一样,才算是绝对防御。

&esp;&esp;排兵布阵,依然是以“鱼鳞阵”的方式,五百人为一大队,五十人为一小队。

&esp;&esp;小队与小队之间,有容纳一马通过的缝隙。

&esp;&esp;队与队之间的缝隙更大。

&esp;&esp;鳞次栉比的鱼鳞阵,拥有更大杀伤。

&esp;&esp;吐蕃有对战唐军的经验,定不敢从缝隙中通过。

&esp;&esp;唐军基本上布置四万人。

&esp;&esp;剩下两万人作为预备队,在一旁休息。

&esp;&esp;晚上会换下一部分人,轮着战斗。

&esp;&esp;他们的分配清晰,作为预备队的士卒知道自己要去将哪一队换下来。

&esp;&esp;李瑄观察营垒,觉得没有问题。

&esp;&esp;就等吐蕃第一次冲阵,看一番效果。

&esp;&esp;如果第一天能迎头痛击吐蕃,李瑄将放心离开。

&esp;&esp;李瑄吩咐刘晏,战斗的时候,物资不能停。

&esp;&esp;两镇的所有箭矢,都运送到这里。

&esp;&esp;为了对吐蕃士兵造成心理震慑,唐军还用战车运输四十张床弩。

&esp;&esp;床弩虽然射程不是很精准,但可以杀敌于二百五十步外。

&esp;&esp;只要吐蕃军冲的人多,总能射中的。

&esp;&esp;如果距离近,有可能被穿葫芦,有极大的威慑作用。

&esp;&esp;“吐蕃已经清除完铁蒺藜,准备进攻我军,做好准备!”

&esp;&esp;高秀岩在前线下达命令,进行指挥。

&esp;&esp;士兵们也面容一肃,将一捆捆的箭矢放在后方。

&esp;&esp;数千强弩手都待在队与队之间的缝隙,随时进行射击。

&esp;&esp;相比于防守的一方,进攻的一方在自己步兵接近唐阵的时候,就不能再抛射箭矢,否则肯定会大面积误伤,失去士气。

&esp;&esp;而唐军强弩手可以不断地发射弩箭。

&esp;&esp;弓箭手也可以向吐蕃阵后抛射。

&esp;&esp;“两位将军,你们各率五千人,分四路从东面、西面的丘陵,中间的平地进攻唐军,我批准你们吐谷浑和党项各三百套扎甲,三百套锁子甲。希望你们先登可以一举攻克敌人,以解石堡城之围。”

&esp;&esp;恩兰·达扎路恭冷酷地向一名吐谷浑部大将,和一名党项部大将吩咐道。

&esp;&esp;显然,让他们打头阵,观察唐军阵形的弱点,并进一步清理唐军障碍。

&esp;&esp;唐军的障碍太多,最先攻击的队伍,需要清除唐军阵前的十几重鹿角,死伤最少是第二波攻击者的一倍。

&esp;&esp;这样的事情,自然不能让他们吐蕃人去干。

&esp;&esp;“遵命!”

&esp;&esp;吐谷浑大将和党项大将不敢不听。

&esp;&esp;作为附属,就要有作为炮灰的觉悟。

&esp;&esp;而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