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唐天将军 第457节(1 / 2)

&esp;&esp;汉人中没有见过如尺带珠丹一样长的胡须。

&esp;&esp;尺带珠丹看起来很颓废,将头埋在胡须内。

&esp;&esp;坐在红山宫堡的时候,他心中一直在想最繁盛的长安是何模样。

&esp;&esp;但到了长安,他却无法直视两旁的景象。

&esp;&esp;那人影嘈杂的声音,非常尖锐刺耳。

&esp;&esp;尺带珠丹会说汉语。

&esp;&esp;本以为用不上,但有的喝声却听得一清二楚。

&esp;&esp;“这是金城公主的夫婿……”

&esp;&esp;“他也是我大唐的女婿,为什么这么不识好歹,屡屡侵害边民呢?”

&esp;&esp;“听说他当了四十多年的吐蕃王……”

&esp;&esp;“若非天水王,他还龟缩在雪域高原不可一世呢!”

&esp;&esp;“此侵害我大唐的代价,虽远必诛……”

&esp;&esp;“后面那些应该是其他的戎狄之王。天水王真神威盖世,一战尽擒雪域高原北部诸王。”

&esp;&esp;“再后面是吐蕃的大臣……”

&esp;&esp;长安百姓们议论纷纷。

&esp;&esp;尺带珠丹在位的时间太长了,再加上屡屡与大唐敌对,难免让长安百姓记住他。

&esp;&esp;在长安百姓和王公权贵的潜意识中,吐蕃能变得如此强大,和尺带珠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
&esp;&esp;正是因为如此,才凸出李瑄的功绩!

&esp;&esp;骑在汗血宝马英武的天水王,再次受到长安万民的追捧。

&esp;&esp;那英姿勃发的身影,令人狂热,令人着迷,令人不能自己,那英雄事迹令人感同身受。

&esp;&esp;观者如山,掌声如雷,那山呼海啸般的叫喊声伴随李瑄一路。

&esp;&esp;与李瑄熟识的人,都在长安各坊前的街道上。

&esp;&esp;李瑄的妹妹李玉莹与众多小娘子一起欢喝。

&esp;&esp;还有再次到长安果园的裴灵溪,她听说李瑄擒吐蕃赞普回来,忍不住到长安城。

&esp;&esp;和之前看到的李瑄不同,身披铠甲,受万民拥戴的李瑄,让裴灵溪喜上眉梢。

&esp;&esp;李瑄也看到眉目如画的裴灵溪,他招手的时候,裴灵溪又低眉垂眼。

&esp;&esp;李瑄从一个个坊区路过,最终到达皇城的朱雀门前。

&esp;&esp;而后李瑄向东,经兴道、务本、平康、东市……

&esp;&esp;虽然已经不是朱雀大街,但两侧依然是人头攒动。

&esp;&esp;花萼相辉楼。

&esp;&esp;李隆基站在二楼的南面,目视下方道路。

&esp;&esp;长安五品以上的文武大臣,各国使节陪伴在旁边。

&esp;&esp;相隔很远,他们就看到一支队伍出东市门,来到长安春明门前的街道上。

&esp;&esp;羽林仪仗后方,是一车车的金银珠宝,让外国使节惊叹。

&esp;&esp;他们国家的财富全部聚集在一起,也拿不几十车的财宝。

&esp;&esp;而大唐一次献俘虏,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车辆。

&esp;&esp;李瑄覆灭的吐谷浑、通颊、党项,不是西域小国可以相比较的。

&esp;&esp;哪怕真腊、赤土、骠国等南方小国,也无法对抗吐谷浑这种骑兵众多的族部。

&esp;&esp;和大唐这轮皓月相比,周围的小国如米粒之辉。

&esp;&esp;之前的突厥汗国欲与大唐争辉,如今败亡。

&esp;&esp;现在的吐蕃王国与大唐相斗,国家损失惨重,连威名赫赫的赞普,都被大唐生擒。

&esp;&esp;被大唐一个堪称战神的将军生擒。

&esp;&esp;“七郎每战,总将金银珠宝缴纳。而非以金银珠宝收买人心,更不会贪墨这些宝物。这一点,古代的名将亦无法相比较。”

&esp;&esp;李隆基摸着胡须,向左右大臣说道。

&esp;&esp;有这些金银珠宝在库,可以肆意挥霍。

&esp;&esp;有李瑄为他征战,他的宝物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

&esp;&esp;“天水王高风亮节,边地诸将要多多学习才是。”

&esp;&esp;旁边李林甫赔笑着说道。

&esp;&esp;正因为李瑄无懈可击,他才在李瑄手中屡屡吃苦头。

&esp;&esp;常规的方法无法对付李瑄,当李瑄受宠后,哪怕李瑄真贪污受贿,以权谋私,圣人也会偏袒李瑄。

&esp;&esp;因为这是天宝年间的圣人!

&esp;&esp;“唉!我对七郎的赏赐还是太少了。”

&esp;&esp;李隆基见车马出东市门不绝,再次感叹一声。

&esp;&esp;李林甫变色,周围的大臣面面相觑。

&esp;&esp;对李瑄的赏赐,已经是最顶级了。

&esp;&esp;遍观开元天宝的宰相,没有一个大臣、边帅光明正大获得那么多金银珠宝。

&esp;&esp;除了李瑄!

&esp;&esp;再赏,还能赏赐什么呢?

&esp;&esp;爵位已经是郡王,勋位早已是极限。

&esp;&esp;很明显,李隆基想让李瑄入朝为官。

&esp;&esp;而李瑄的功绩,断然不可能只是一个尚书。

&esp;&esp;前一批财宝出现后,百姓们惊呼声响起。

&esp;&esp;因为李瑄已经骑着汗血宝马出东市门。

&esp;&esp;他带着南霁云、哥舒翰等将领,骑马慢步至花萼相辉楼前的广场上。

&esp;&esp;外国使节们都指出李瑄就是大唐的天水王元帅。

&esp;&esp;如此年轻和英武,代表李瑄有许多精力去征伐。

&esp;&esp;在李瑄的马蹄下,惹怒大唐的国家,必山河破碎。

&esp;&esp;山文盔甲,金袍玉带。

&esp;&esp;李瑄看起来也是血肉之躯,没有什么异人之象,为何有力雄万夫的勇力呢?

&esp;&esp;诸国使节都想不通。

&esp;&esp;南诏的王子阁罗凤瞻仰的风采,莫名产生崇敬。

&esp;&esp;南诏接壤吐蕃,视吐蕃为第一大敌。

&esp;&esp;而国民一直认为吐蕃凶残且强大,军队不弱于大唐。

&esp;&esp;李瑄先后横扫吐蕃,斩杀数十万,对阁罗凤产生巨大的冲击力。

&esp;&e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