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唐天将军 第593节(1 / 2)

&esp;&esp;“拟订文书,让葱岭西还臣服大唐的国家,各奔前程。他们以后不需要再向大唐上贡,大唐也不会再管他们。”

&esp;&esp;李瑄向封常清回道。

&esp;&esp;“李帅这样,他们只有投靠大食一条路可走。”

&esp;&esp;封常清惊道。

&esp;&esp;“河中十六国,昭武九国,布哈拉,拔汗那等皆弹丸小国,即便全投靠大食又如何?我们只要战胜大食,他们一定会在第一时间,向大唐臣服。”

&esp;&esp;李瑄向封常清回答道。

&esp;&esp;他心中已经有一个计划,可以尝试一番。

&esp;&esp;即便失败,成本也不是很大。

&esp;&esp;安西都护府只收安西诸国的赋税,收不到葱岭以西。

&esp;&esp;名义上的臣服,没有什么意义。

&esp;&esp;“李帅是要诱大食进攻大唐……”

&esp;&esp;封常清想到李瑄的计划。

&esp;&esp;大唐主动放弃葱岭以西,使呼罗珊总督不费吹灰之力,获得大量领土和资源,膨胀呼罗珊总督的野心……

&esp;&esp;第313章 截胡长安的钱财,李嗣业

&esp;&esp;“不错!既然大食已经进兵至怛罗斯,一脚就能踏入我大唐的领土。就代表其有觊觎大唐之心。示敌以弱,也是我中原的兵家之道。”

&esp;&esp;“我知道大食的统帅是呼罗珊总督,此人类似于我们汉王朝的开国大将,有一定的自负。”

&esp;&esp;“人苦不知足,既得陇复望蜀。我相信呼罗珊总督在轻易得到河中以后,会激发野心,剑指安西都护府。”

&esp;&esp;李瑄向封常清说道。

&esp;&esp;(ps:以后就不提呼罗珊总督的名字了,直接称其为呼罗珊总督,艾布·sl,有敏感词sl,一旦出现多次,就会被ai检测到删除)

&esp;&esp;后世西亚的史料对阿拉伯帝国的一切都眼中夸大。

&esp;&esp;李瑄不相信他们史料所记载的怛罗斯之战,大食俘虏大唐七万士兵。

&esp;&esp;更不信大食能在呼罗珊地区征兵五十万。

&esp;&esp;历史上的怛罗斯之战,毫无疑问大唐是战败的。

&esp;&esp;毕竟军中自满,又长途远征,人困马乏,犯下兵家大忌。

&esp;&esp;在战略上大唐惨败,失去中亚。

&esp;&esp;而战争的经过,大食绝对损失惨重。

&esp;&esp;黑衣大食看到了大唐精兵的战斗力,使大食暂时不敢再向东望。

&esp;&esp;反而年年派遣使者,到长安与大唐行外交礼节,互送宝物。

&esp;&esp;不久后,黑衣大食的开国哈里发死去。

&esp;&esp;而大食因为传统的眼光,他们的主要战略还是地中海一带。

&esp;&esp;因为大唐与大食,本就不是天然的敌人。

&esp;&esp;地中海沿岸的拜占庭帝国,才是大食的夙敌。

&esp;&esp;他们的关系,比之前大唐与吐蕃的战斗还复杂。

&esp;&esp;“在葱岭西的拔汗那国,是我大唐在最忠诚的藩属,大唐西入,其必发兵跟随,连它都要放弃吗?”

&esp;&esp;封常清向李瑄问道。

&esp;&esp;大唐虽在葱岭西的河中、昭武名声损失,但还是有几个慕唐的忠诚小国。

&esp;&esp;在葱岭西诸国中,拔汗那号称“事唐最谨”,大唐的战争,其第一时间出兵响应。

&esp;&esp;拔汗那是最靠近七河地区的国度,距离大唐安西都护府最近。

&esp;&esp;大唐可以将影响力施加到那里。

&esp;&esp;“我会传书给拔汗那国王,让他今后向大食进贡,先予后取就是这样。不用多久,葱岭以西至雷翥海,会真正地归附。”

&esp;&esp;李瑄郑重地向封常清说道。

&esp;&esp;他相信等大唐打败大食的那一天,拔汗那、曹国、康国等小国,会第一时间转回大唐。

&esp;&esp;大食今年用大军刚镇压粟特人的叛乱。

&esp;&esp;说明粟特人对大食也十分排斥。

&esp;&esp;李瑄知道大食的主力,已经聚集在呼罗珊地区。

&esp;&esp;怛罗斯河一线,只是呼罗珊总督麾下兵马的一部分。

&esp;&esp;必要的时候,大食能调集更多兵马。

&esp;&esp;“朝廷给予李帅河陇精骑,如果李帅一直按兵不动,需要提防小人。”

&esp;&esp;封常清向李瑄提醒道。

&esp;&esp;他不再却说李瑄放弃葱岭以西。他看到的是李瑄的果断。

&esp;&esp;葱岭和葱岭北部的雷山,千沟万壑,孔道狭窄,悬崖峭壁,需要不断迂回。

&esp;&esp;最险绝的地方,一天甚至只能行军十里不到。

&esp;&esp;只要双方的戍堡监察到位,避免被突袭,谁翻山越岭,谁就是弱势的一方。

&esp;&esp;封常清的话语暗示李瑄要小心边令诚。

&esp;&esp;昨日宴会上,大家都很不痛快,边令诚很可能会密奏圣人。

&esp;&esp;边令诚是喂不饱的人。

&esp;&esp;高仙芝一年就要奉献边令诚三次金银财物。

&esp;&esp;但凡不慎少一次,边令诚就会与高仙芝急眼。

&esp;&esp;边令诚被阉割后,从小在李隆基身边长大,是李隆基“自认为”的心腹。

&esp;&esp;高仙芝自己贪财,哪敢去告边令诚啊!

&esp;&esp;就算高风亮节,与边令诚互告,李隆基八成更相信边令诚!

&esp;&esp;“无妨!我在大非川之战,也与吐蕃按兵不动,最终完胜吐蕃。我会向圣人陈述兵家之要。古代将军十年用功,一战成事,为之常态。我不怕小人中伤。”

&esp;&esp;李瑄笑着说道。

&esp;&esp;他内有杨贵妃和高力士,还有自己党派的大臣。

&esp;&esp;他知兵家事,只要高力士和杨贵妃随便提醒一下,李隆基就不会多疑。

&esp;&esp;“李帅从河陇调兵至西域的事情,最好能隐匿行踪。不让大食知道我安西都护府的兵力。”

&esp;&esp;封常清向李瑄提议道。

&esp;&esp;“隐藏兵力的概率有,但并不是很大。一路上有不少粟特商人知晓大唐有大量兵马进入安西。这些商人去往各镇,我们很难拦住。”

&esp;&e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