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唐天将军 第839节(1 / 2)

&esp;&esp;但吐蕃的目的,也只是吸引唐军注意力,另外在西川打下据点。

&esp;&esp;等他们拿下河陇,富庶的“益州三郡”,将会唾手可得。

&esp;&esp;不过崔圆不这么想,他以为吐蕃志在蜀郡,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。

&esp;&esp;更害怕太子李瑄问罪他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他的担忧并非没道理,李瑄一直想逮捕崔圆。

&esp;&esp;老家伙被李瑄任命为蜀郡都督后,不仅在插手蜀郡政务,还插手整个剑南到政务,以及影响朝廷对剑南道太守的任免。

&esp;&esp;杨国忠出自剑南,年轻时又在西川从过军,他的老上司章仇兼琼是剑南节度使,他的亲信鲜于仲通也是剑南节度使。

&esp;&esp;即便鲜于仲通因“南诏之战”被罢免,杨国忠又提拔李宓、崔圆。

&esp;&esp;同时,剑南道又有众多豪强、大族。

&esp;&esp;这些使李瑄一直难以入手。

&esp;&esp;另外,崔圆是“弃暗投明”,带着剑南进入李瑄的麾下。

&esp;&esp;李瑄不能无缘无故罢免、拿下崔圆,否则是卸磨杀驴,影响李瑄的威望。

&esp;&esp;现在李瑄则看到机会。

&esp;&esp;“蜀军大败,才向朝廷求援,崔圆是干什么吃的?”

&esp;&esp;十一月下旬,长安,李瑄将文武大臣召到中书省的议事厅,把崔圆的求援书,摆在文武大臣面前,怒气冲冲地说道。

&esp;&esp;“蜀郡为剑南核心,生民众多,不容有失。不论崔圆如何无能,殿下当立即调派大军支援。”

&esp;&esp;尚书右仆射李岘向李瑄拱手道。

&esp;&esp;哪怕知道崔圆不堪大用,但保住蜀郡才是当前最重要的。

&esp;&esp;只要能赶走吐蕃,朝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蜀郡的权力接过来。

&esp;&esp;“出兵蜀地是必然的,不可让蕃贼肆无忌惮侵害百姓。”

&esp;&esp;李瑄点了点头,向兵部侍郎张兴说道:“张侍郎,长安有五千剑南兵,我再派遣五千天策卫骑兵,随你一起入蜀。”

&esp;&esp;没有大臣会阻止派兵进入川。

&esp;&esp;长安的五千剑南兵李瑄准备已久。

&esp;&esp;他们虽然家乡在剑南,但跟随王难得一番大战后,面貌一新。

&esp;&esp;以后是新的蜀郡都督府兵马。

&esp;&esp;“臣遵旨!”

&esp;&esp;张兴起身领命道。

&esp;&esp;面对太子,文武大臣可称“臣”。

&esp;&esp;“崔圆大意疏忽,致使大军兵败,蜀郡陷入危地,罢其蜀郡都督之职,召回长安。任驻扎在益昌郡的来瑱为蜀郡都督,授柱国,封阆中郡公。让他率领麾下兵马,从剑阁入蜀。”

&esp;&esp;一万兵马肯定不足的,李瑄早有准备。

&esp;&esp;益昌郡属于山南西道,与剑南道接壤,且紧挨着入蜀雄关剑阁。

&esp;&esp;而现在山南西道,还有驻扎在汉中的张守瑜。

&esp;&esp;李瑄的意思很明显,汉中都督府都督为张守瑜。

&esp;&esp;不设益昌都督府。

&esp;&esp;来瑱驻扎在益昌的目的,就是随时让他率兵入蜀,接管蜀郡都督之职。

&esp;&esp;在李瑄看来,来瑱文武双全,行事果断,是最适合统军蜀地的人选。

&esp;&esp;来瑱接任蜀郡都督后,二十四都督的格局才可完成。

&esp;&esp;“启奏殿下,吐蕃背信弃义,今年不仅未能纳贡,还侵犯我大唐西川。当罢免吐蕃怀恩赞普的封号,视其为逆贼,数其罪过。”

&esp;&esp;礼部侍郎韦见素向李瑄说道。

&esp;&esp;大唐要站在道义上,惩罚吐蕃。

&esp;&esp;“准!由韦尚书起草。”

&esp;&esp;李瑄点了点头。

&esp;&esp;“太子殿下,既然蕃贼主动进攻蜀地。那他们一定会北上柏海郡,只是路途遥远,消息暂未传至。柏海一带,应立刻发兵支援,以防万一。”

&esp;&esp;封常清向李瑄建议道。

&esp;&esp;严庄的计划,大臣们已经知晓。吐蕃要的是河西陇右。

&esp;&esp;一直被大唐压榨,他们对大唐抱有敌视,不会放过大唐动乱的机会。

&esp;&esp;“安西军和北庭军应该已到陇右,令马璘率领北庭军,支援柏海。”

&esp;&esp;李瑄知道吐蕃一定在进攻柏海。

&esp;&esp;李嗣业的安西军需快点回去,稳定安西都护府。

&esp;&esp;毕竟李瑄还要去考虑与大唐有深仇大恨的黑衣大食,艾布·哲尔法尔·阿拔斯可是大食历史上的“李世民”,不甘眼睁睁地看着波斯王国骑在他的头上。

&esp;&esp;北庭则不同。

&esp;&esp;他们主要防备葛逻禄、沙陀、坚昆。

&esp;&esp;葛逻禄汗国为李瑄一手扶持,钳制回纥。

&esp;&esp;沙陀羽翼未丰,不敢多看大唐一眼,多次向李瑄贡献宝物。

&esp;&esp;坚昆的野心也未升起来,而且坚昆一直在抵触横行霸道的回纥。

&esp;&esp;目前坚昆都督府还在大唐的体系内,年年上贡,岁岁来朝。

&esp;&esp;再加上敦煌都督府的设立,控制西州一带,可以随时支援西域、北庭。

&esp;&esp;使北庭军晚回去一年半载,也不会出现变数。

&esp;&esp;与大臣们议事结束后,李瑄开始物色蜀郡太守的人选。

&esp;&esp;军政分离,李瑄雷打不动。

&esp;&esp;只要蜀郡大治,就能带动蜀地繁华。

&esp;&esp;李岘、裴遵庆先后为李瑄推荐能臣,代替濛阳太守、唐安太守等蜀中大郡,但对他们推荐的蜀郡太守,李瑄不甚满意。

&esp;&esp;这个时候,李瑄想起一首诗: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!

&esp;&esp;杜甫除了刚正,从他的策文上看,能力非常出众。

&esp;&esp;而且杜甫好友遍地,说明他情商也不差。

&esp;&esp;关键是杜甫清廉无私,适合治理地方。

&esp;&esp;在李瑄立太子的时候,杜甫出乎意料地没有反对李瑄。

&esp;&esp;杜甫的新诗歌李瑄也看过,依旧是律诗横扫,天下无双。

&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