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“右仆射言重了。此次除贱为良,锦衣卫、府兵、禁军、团练、县卒等伤亡愈八千人之多。他们是勇敢无畏的勇士,一定要像对待为国捐躯的战士一样,抚恤他们的家属,安置伤残的士卒。兵部尚书,此由你负责。”
&esp;&esp;李瑄将抚恤的事物交给封常清。
&esp;&esp;灭豪强后,大唐现在不缺乏绢钱,能妥善处理好抚恤之事。
&esp;&esp;“臣遵旨!”
&esp;&esp;封常清出列拱手。
&esp;&esp;“地方上,有七名太守被逆贼杀害,十八名长史、别驾,十六名县令殉难。他们都是英雄,不仅要在地方刻石立碑,还要在大唐月报上逐期宣扬,永远也不能忘记。生者如斯,逝者已矣,他们的长子,将萌荫县男与县子,得到殊荣。”
&esp;&esp;李瑄又向群臣说道。
&esp;&esp;英雄,不论何时都要用浓墨重彩去宣扬。
&esp;&esp;以激励后来人。
&esp;&esp;那些与豪强沆瀣一气,反抗朝廷的叛逆者,将被钉在耻辱柱上。
&esp;&esp;“陛下英明……”
&esp;&esp;文武百官起身拱手。
&esp;&esp;能被豪强杀害的官吏,能力虽然不一定能凸出,但他们不与豪强狼狈为奸,品质值得宣扬。
&esp;&esp;这样的人,比及时掌控局势的官吏,更难能可贵。
&esp;&esp;“吏部尚书,此次除贱为良,要依靠效率,收获程度,对县尉、县丞、县令、长史、郡守等官职进行考核,也作为他们升迁的重要依据,让天下郡县的官吏心服口服。”
&esp;&esp;李瑄的目光看向宰相刘晏。
&esp;&esp;“臣遵旨,臣会与吏部官吏细心研读诸郡县官吏的政绩,将考核与升迁事宜,开诚布公。”
&esp;&esp;刘晏出列拱手。
&esp;&esp;那些完美完成除贱为良的县,县令得到升迁为长史、太守的资格。
&esp;&esp;原本的县尉、县丞进阶为县令。
&esp;&esp;至于有能力的太守,会得到进入朝廷的资格,或被其他重用。
&esp;&esp;但天下郡县太多,使吏部的任务繁重。
&esp;&esp;管理效率可能会有些差错。
&esp;&esp;接下来,李瑄与文武官吏具体商议其他事宜,确保除贱为良的后续能有条不紊地运行。
&esp;&esp;百废待兴,大唐新气象,正是官吏们用事的时候。
&esp;&esp;新的科举,新的制度。
&esp;&esp;在李瑄的英明领导下,一切皆有可能。
&esp;&esp;不论是文人士子,还是当朝官吏,都想成为轮流执掌轮回笔的五相之一。
&esp;&esp;大唐新积累的绢钱,需要尽快花出去。
&esp;&esp;烂在仓库中,可不是好迹象。只要合理保留一部分用度即可。
&esp;&esp;李瑄着重吩咐工部尚书崔光远,利用俘虏,招募农闲时的壮夫,修桥修路,誓要把天堑变通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