弼向李瑄劝谏道。
&esp;&esp;如果这些粮食能如数到达波斯百姓手中。
&esp;&esp;那波斯人一定会对天可汗感恩戴德,任劳任怨帮助大唐联军运输粮草辎重。
&esp;&esp;问题是以当今波斯的局势,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执行。
&esp;&esp;波斯的贵族,和大唐的豪强一样黑,都是吃人不吐骨头。
&esp;&esp;“战争在即,如果违抗天可汗的旨意,任何人都罪无可赦!”
&esp;&esp;李瑄正言正色地回答道,不怒自威。
&esp;&esp;波斯必须成为大都护府,他一直在寻找机会。
&esp;&esp;此令一出,将为李瑄整合波斯,创造时机。
&esp;&esp;其实将领们说的不错,大唐联军要进入两河流域,作为新的前沿基地,波斯怎能不牢牢掌控呢?
&esp;&esp;李瑄不但要掌控波斯的地域,还要控制波斯的民心。
&esp;&esp;他需要一个机会。
&esp;&esp;在与大食帝国战争前,将波斯王国变为大都护府。
&esp;&esp;第485章 昏君,不知人间,黑衣者死
&esp;&esp;换言之,若大唐覆灭大食,获得阿塞拜疆地区、伊拉克地区、半岛等,如果不还给波斯。
&esp;&esp;一定会使波斯心有怨言。
&esp;&esp;若还给波斯,将使波斯王国有成为“波斯帝国”的野心。
&esp;&esp;波斯能臣服李瑄,不一定能臣服李奕。
&esp;&esp;升米恩,斗米仇。
&esp;&esp;更何况是国家与国家之间。
&esp;&esp;惟一的解题法,就是在波斯矛盾最大的时候,先下手为强。
&esp;&esp;李瑄刚征服呼罗珊地区、锡斯坦地区、法斯克地区、里海南部的时候,属于新势力入主,不适合直接吞并,需要扶持代言人。
&esp;&esp;而且李瑄那时候还只是节度使,他的首要目的是中原,一切以谋划神器,登基为帝准备。
&esp;&esp;现在李瑄要解决这个后患。
&esp;&esp;李瑄说出这句言辞凛凛的话,众将隐约听出李瑄的弦外之音。
&esp;&esp;李光弼明白,至尊令波斯将粮食分给波斯百姓,一方面是因为仁爱。
&esp;&esp;一方面准备借机第二次清扫波斯,一改其国内浮夸之风,奢靡之气。
&esp;&esp;甚至波斯王国,也不一定会存在。
&esp;&esp;李奕也会意父皇的手段。
&esp;&esp;为君王者,仁德是必备。
&esp;&esp;但还需要当断得断。
&esp;&esp;父皇常说,一旦身上长了脓疮,必须立刻割去。
&esp;&esp;否则,可能连壮士断腕的机会也不会再有,疮毒进入五脏六腑,无药可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