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扶苏:“他们只是被人笑话愚蠢,我阿父上辈子可是差点命悬一线,我做得难道不对吗?”
&esp;&esp;秦稷:“你也可以提前把荆轲抓住,你就是故意要让荆轲和燕丹丢人。”
&esp;&esp;扶苏:“那又怎么样?他们让我阿父丢人,秦王绕柱被六国笑话了许多年。我礼尚往来,也让他们被嘲笑,大家扯平了。”
&esp;&esp;秦稷:“所以你就是缺德。”
&esp;&esp;扶苏:“我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!你哪国的?”
&esp;&esp;秦稷:“……好,我们不提燕丹和荆轲的事情,就说这把匕首。人家徐夫人辛辛苦苦打造的匕首,这件事一出徐夫人名声都臭了,是不是你的罪过?”
&esp;&esp;扶苏:“关我什么事?不是燕丹自己到处宣扬说他找徐夫人打了匕首吗?燕丹也是离谱,还没开始刺杀呢,就差点弄得人尽皆知。”
&esp;&esp;说到这里,扶苏开始得意起来:
&esp;&esp;“要不是我搞的这么一出,徐夫人又如何会气不过,特意寻来咸阳,为我大秦改进冶铁技术,以此证明自己的锻造水平高超,并非传闻中连把匕首都打不好的沽名钓誉之辈?”
&esp;&esp;阿父当初可是夸过他的,说他这招玩得不错。
&esp;&esp;不仅让被看笑话的人成为了燕丹,替阿父出了上辈子的那口恶气,还给大秦骗来了一个兵器冶炼上的科研人才。
&esp;&esp;扶苏:膨胀jpg
&esp;&esp;秦稷:“???”
&esp;&esp;秦稷被扶苏的全自动立体防御弄得没脾气了。
&esp;&esp;怎么的扶苏不做人就能有那么多理由,他不做人就要被上到先祖下到子孙点评为缺德?
&esp;&esp;宣太后围观了全程后,看出点门道了。
&esp;&esp;她提醒儿子:
&esp;&esp;“扶苏不做人是有目的的,他干的缺德事都能转化为对大秦有利的结果。你和他不一样,你很多时候就是纯缺德,属于损人不利己那种。”
&esp;&esp;比如把西周公游街示众这种事。
&esp;&esp;非要说作用的话,也有,就是警告诸国不要学他们和大秦作对。但说实话,事情传出去之后,被吓到的国君没多少,疯狂辱骂秦王暴虐的人倒是越来越多。
&esp;&esp;秦王们的名声就是这么被秦稷败坏的。
&esp;&esp;秦王的名声被败坏不要紧,要紧的是他阿父的名声不能受到牵连。
&esp;&esp;扶苏对此颇为怨念,他对父亲说道:
&esp;&esp;“明明是昭襄王干的好事,骂名都被阿父背了,真是过分。”
&esp;&esp;原本扶苏还不知道这件事呢,结果地府里能联通各界。出去一打听,好嘛,这个世界上居然有一种梗叫“天下秦王皆嬴政”。
&esp;&esp;扶苏当时就是一脑门子问号。
&esp;&esp;阿父什么都没做,坦坦荡荡一个磊落君子,莫名其妙帮昭襄王担了一大堆骂名。
&esp;&esp;商鞅和白起是他杀的,赵国的和氏璧是他抢的,逼赵王鼓瑟和把楚怀王圈在秦国不让走是他干的,什么都赖他。
&esp;&esp;扶苏:疯狂记仇。
&esp;&esp;这件事在腹黑扶苏的群聊里,大家讨论过一波。
&esp;&esp;所有人的一致观点都是——昭襄王干的事情他自己担着,有条件了一定要在阳世替父亲澄清。
&esp;&esp;始皇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:
&esp;&esp;“无妨,朕并不在意这些事情。”
&esp;&esp;但扶苏很在意。
&esp;&esp;公子政听着他们聊天,似乎意识到了什么。
&esp;&esp;他仰头问扶苏:
&esp;&esp;“阿苏,后人是不是把曾祖父做的事情当成是我做的了?”
&esp;&esp;扶苏不高兴地点头,趁机告诉小阿父:
&esp;&esp;“阿父以后一定要好好经营名声,如果全天下都知道始皇帝是个仁德爱民的君主,肯定就不会把你和昭襄王混为一谈了。”
&esp;&esp;公子政沉重地说:
&esp;&esp;“这个有点难,我觉得我可能不太适合做仁君。”
&esp;&esp;扶苏却说:
&esp;&esp;“没关系,这种小事交给我。”
&esp;&esp;仁君不仁君的,也没那么难操作。
&esp;&esp;他帮阿父多赚点钱,然后告诉阿父怎么让天下万民尽快归心、过上好日子。之后再用舆论手段疯狂宣扬大秦的仁政,辅以战乱的悲惨作为对照,仁君的名头就能挂稳了。
&esp;&esp;扶苏心说他有两辈子的经验,现在做这些驾轻就熟。如果这样都不能帮阿父扫清障碍,他这一百多年白混了。
&esp;&esp;公子政露出了迷茫的表情。
&esp;&esp;见多了正经人的他,暂时还跟不上扶苏的节奏。
&esp;&esp;始皇伸手按住公子政的脑袋:
&esp;&esp;“你学你的字,不要搭理他。”
&esp;&esp;如果放任扶苏一个人教孩子的话,分分钟能把公子政教成下一个不干人事的缺德秦王。
&esp;&esp;好在家里还有个靠谱的始皇在,有他把关,至少能保证公子政不会长歪。
&esp;&esp;有了成年身体后,始皇可以随意在朝中行走了。他是宗室子弟的身份,稍微运作一番就能入朝。
&esp;&esp;现阶段的嬴秦宗室还不像后来那样,在朝中无名无姓。孝文王他们十分乐意重用宗室中有能力的人,大秦这个时期的某些将领就是出身宗室,战功赫赫。
&esp;&esp;好歹是自家亲戚,家里有出息的人多,总不会是件坏事,反正他们对秦王之位也没威胁。
&esp;&esp;始皇顺利以“秦正”的身份入朝。
&esp;&esp;起初是扶苏作为太子,向孝文王进言,说自己发现了一位大才,想要举荐给大王。
&esp;&esp;孝文王还是很给储君面子的,同意了见一见这位大才。
&esp;&esp;始皇先与孝文王谈论天下大势。
&esp;&esp;始皇表示:
&esp;&esp;“如今大秦因常年征战的缘故,与各国交恶,唯有齐国与秦亲善。然,大秦征战多年,斩获却并不算多。”
&esp;&esp;不能说没有斩获,只能说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。
&esp;&esp;威名是打出去了,国力也消耗了大半。以后人的眼光看,昭襄王做出的最大贡献竟然还是长平之战的歼灭人口,以及命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