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09章(2 / 2)

汉墓出土的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》记载,苏秦应该是秦惠文王死后冒头的,符合当时燕昭王刚刚继位广邀贤才的历史背景。

&esp;&esp;苏秦真正合纵的时机,应该在秦昭襄王称帝那会儿。

&esp;&esp;秦稷忽悠齐王当东帝,自己当西帝,分散火力。苏秦忽悠齐王去掉帝号,跟他们一起打秦国。

&esp;&esp;当时各国的君王,没有一个和史记记载里合纵时的那位对得上,应该全都换成他们的儿孙。

&esp;&esp;那么史记所说的苏秦合纵后秦国15年不敢东出,就彻底不存在了。因为昭襄王的阴谋被破坏之后,没两年他就又蹦出来欺负魏国了。

&esp;&esp;而哪怕苏秦合纵真的发生在惠文王时期,也不存在什么十五年不敢东出。惠文王的记载里就没有连续15年没东出的情况,哪怕加上继任者秦武王也凑不够。

&esp;&esp;张仪回忆着自己听闻的事迹,分析道:

&esp;&esp;“苏秦的目的并非压制秦国,而是为燕国取得利益。在秦国威胁到燕国时,他游说五国联合,对秦国形成压制。”

&esp;&esp;“然而当秦国缩回关中不再行动后,他又迅速放弃了这番联盟。因为继续攻打秦国对燕国没有好处,相反,秦燕之间常年是盟友。”

&esp;&esp;惠文王将公主嫁给了燕王,正是燕昭王的祖母。秦燕隔在赵国之间,基本不接壤,也没有领土争端,他们甚至还拥有共同的敌人赵国。

&esp;&esp;只不过燕昭王对赵国兴趣不大,更想要齐国而已。

&esp;&esp;所以后来苏秦又在政治生涯的最后时间唆使齐王独吞宋国,导致齐王引起众怒,最后齐国被燕国所灭。

&esp;&esp;苏秦真正的功绩应该是在齐国的这两件事上,而非后世以为的针对秦国。秦国只是表面上的目标而已,可能因为昭襄王太跳了吧,就很适合当那个挡箭牌。

&esp;&esp;可实际上看谁最后的下场最凄惨、国家自此一蹶不振,还得是齐国。

&esp;&esp;齐国自从被燕国灭亡,哪怕后来复国,也从煊赫的东方大国衰落了下去。

&esp;&esp;以前昭襄王称帝还要看齐王脸色,自那之后齐国哪里还有什么面子可言?战国七雄真正只剩秦赵两家争锋了。

&esp;&esp;在场三个人精对视一眼。

&esp;&esp;扶苏轻笑:

&esp;&esp;“纵横家合纵连横,谁说合纵对付的就一定是秦国呢?”

&esp;&esp;完全处在纵线上的是燕赵魏韩楚,而秦国和齐国全都在这条线的两端。他们东可攻齐,西可攻秦,随时都能调换目标。

&esp;&esp;齐湣王栽了这个大跟头之后,他的继任者们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。

&esp;&esp;所以自那之后秦齐远交近攻,齐国很少再掺和中原联盟。免得他们又玩“表面攻秦,其实攻齐”的旧套路。

&esp;&esp;合纵攻的是东西,连横连的是秦齐。

&esp;&esp;纵观历史就会发现,发起合纵的好像总是楚燕这类南北两端的国家。就像发起连横的也总是秦国,少有他国。

&esp;&esp;始皇沉吟片刻,说道:

&esp;&esp;“昔年燕昭王剑指齐国,所以苏秦暗中针对齐国布局。如今,燕昭王目的不明,秦国恐怕会成为下一个齐国。”

&esp;&esp;毕竟齐湣王好骗,齐桓公却不好骗。现在齐国还有管仲盯着,苏秦过去讨不了好。

&esp;&esp;放眼天下,只剩个魏国和韩国能骗一骗了。赵国和楚国的国君都不是善茬,楚国还有个吴起在搞变法呢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