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876章(2 / 2)

sp;现代天灾文一般也有类似的操作,政府接管田地,然后安排人集中耕种,保证灾害下的基础粮食产量。

&esp;&esp;大秦如今的优势在于——

&esp;&esp;玄景很快意识到此举可行:

&esp;&esp;“庶民以前种田本来就吃不饱,只要这么做能让他们吃饱饭,他们就肯干。”

&esp;&esp;多余的粮食不分下来又如何?

&esp;&esp;总比自己单独种田饿死强。

&esp;&esp;现在年景不好,再不提高产量是真的有可能饿死的。即便是有地的庶民都能想明白,手里握着土地不代表什么,遇到天灾依然可能要全家饿肚子。

&esp;&esp;秦王看得更远:

&esp;&esp;“如今时令已乱,许多农人种地的经验已经派不上用场。他们自行耕种的产量只会越发削减,时间一长,自然会羡慕屯户能吃饱。”

&esp;&esp;先用里村的军事化管理让各国庶民习惯这样的看管,有天灾打击的情况下他们应该会接受得更快。

&esp;&esp;等他们接受了这一点,再进一步的军事化集体种田,自然也能慢慢接受。何况还有甜枣吊在跟前,算是双管其下了。

&esp;&esp;最后,全国都是集体种植。

&esp;&esp;扶苏这招算计的不仅是当下,还有未来。想叫新生的秦朝扛过天灾延续下去,不用点特殊的法子怎么行?

&esp;&esp;等天灾过去,年景变好了,就可以放庶民出去自由耕种。

&esp;&esp;到那时,官府只需在该育种、该插秧、该追肥、该收割等操作的时令安排人提醒一二,不必再进行强制规范。

&esp;&esp;玄景忍不住感慨:

&esp;&esp;“特别之时行特别之政吗?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。”

&esp;&esp;玄景虽然跟着父亲一起处理过大一统后的各项问题,后来也当过秦二世。不过最初到底是秦王在执政,他就是个辅助的太子,更多时候是听令行事。

&esp;&esp;后来等他继位时,秦王比正史上多活了好些年。所以传到他手上的大秦平稳得多,相比之下就不如扶苏饱受磨练。

&esp;&esp;能力上玄景不一定比扶苏差,但是经验上绝对不如扶苏丰富,尤其是应对各种极端的政局环境。

&esp;&esp;玄景不知道扶苏前世的经历,他只听说秦政活到八十才驾崩。

&esp;&esp;那可是八十岁!

&esp;&esp;玄景心想大一统都四十多年了,足够父亲把该处理的事情全部处理好,梓桑应该没什么要烦心的吧?

&esp;&esp;而且梓桑后来也就当了十年皇帝,在位时间短不说,还是六十七干到七十七的。人老了容易精力不济,他又是个惫懒的性子,该不会政务都丢给儿子,自己整日养生去了吧?

&esp;&esp;结果他还是低估了秦梓桑。

&esp;&esp;扶苏头一回听到秦玄景夸他,还有些意外。他挑了挑眉,正想说点什么调侃一下弟弟,被秦政按住了。

&esp;&esp;秦政示意他不要在这个时候犯贱。

&esp;&esp;难得玄景对扶苏观感转好,还是别打碎他的滤镜了。

&esp;&esp;扶苏顿了顿,选择听话。

&esp;&esp;散会后,玄景跟在兄长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。咸阳也下雪了,不过门前的道路有人扫雪,所以现在只有刚积下的薄薄一层。

&esp;&esp;玄景人小个头矮,才会反衬地周围的积雪很厚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