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明湘不在意这一点,她需要的只是一个拥有柳氏名分、能名正言顺祭祀母妃的人,反正柳黛会过继到镇国公世子名下,至于血脉是真是假,并不重要。
“我其实想过。”桓悦转头凝望着不远处西山陵长长的神道,“如果皇姐真的愿意答应我,柳黛也可以拿来做填补名分的一枚棋子,她可以做名义上的皇后,占据中宫之位,堵住朝臣的悠悠众口。”
“名义上的皇后。”明湘轻轻道。
桓悦:“是啊。”
他的笑容一闪而逝:“她会是我名义上的正妻,太子名义上的生母,如果皇姐不想看到她,将来也可以名正言顺地让她‘病逝’,把她远远送走。”
明湘中肯地评价:“是个好办法。”
如果刨去其中和她的关系,桓悦的这个办法其实很好。柳氏女当然是有资格做皇后的,虽然镇国公满门都已经不在了,但朝臣们想来没有胆量对着昭贤柳皇后的后嗣说,柳氏女不堪为后。
桓悦道:“可是我不想。”
他迎着明湘有些惊讶的神情:“我不想娶别人,哪怕是名义上的,也不想,这个办法确实很稳妥,不过我不想用。”
“如果南北一统。”桓悦轻轻地道,“皇姐还会担心吗?”
他轻声道:“我所有的一切,都可以给皇姐,所以我不会拿走皇姐拥有的任何一样东西,不管皇姐愿不愿意做皇后。”
“南北很快就要开战了。”桓悦道,“皇姐一定知道,南朝等不得了,我们也等不得了,一旦开战,就不会轻言结束。”
“如果不是武安王遇刺,也许皇祖父在时,南北就已经一统。”
他望向明湘,神情自然而平静:“皇祖父没来得及做到的,就让它在我的手中实现好了。”
“所以,皇姐,你愿不愿意答应我?”
陆兰之仰首,望着天边飞过的鹰。
他的笑容中有些怀念,又有些怅惘。
“父亲曾经养过三只鹰。”陆兰之从脚下的土丘上跳下来,拍拍手上的尘土,“我记得我小时候偷偷背着乳娘跑去逗弄其中一只,差点被抓瞎了眼。”
“后来,父亲预感到大难临头,他做的最后一件事,是打开笼子,把那三只鹰放走了。”
陆兰之笑了笑:“那几只鹰真是愚蠢,流连不肯离去,在天空中盘旋,几度想要冲下来停在父亲的肩上,最后父亲叹息一声,挽弓搭箭,说‘你们既然不肯走,留在我身边,就只有死路一条’,将那三只鹰全部射死。”
“从那以后。”陆兰之道,“我许多年没有见过这样雄健的鹰了。”
他仰起头,叹息道:“后来我才知道,南齐的婉转水乡里,是养不出一飞冲天的雄鹰的。”
这句话似有无尽深意,他的尾音拖长,望着天空中那只翱翔的鹰,突然放箭。
“没射中。”陆兰之惋惜道。
panpan
他松开手,将弓随意地抛开:“明日动身,往北继续走。”
镇抚使:“往北?”
“是的。”陆兰之说,“往北,一直往北,到最北的地方去。”
镇抚使的心突然一颤。
从北渡入晋开始,陆兰之一直带领他们往北,一路上联络了很多蛰伏的棋子,交代了很多事情。但真正要去的最终目的地,一直都只有陆兰之一人知道。
再往北,一直往北,沿着北方走下去。
这是陆兰之对他们说过许多次的话。
最北处有什么呢?
镇抚使望向北方的天际。
他知道,晋朝最北的地方,是宣化。
而宣化再往北,出了关门,就是乌戎了。
作者有话说:
本来有六千字,现在只剩四千字了,因为我感觉这里作为本卷结尾最合适,所以把剩下的两千字提到了下一章,明天那章5400字,已经写完了。为了表示歉意,明天更新之前,本章所有评论发红包,鞠躬~
?? 第二卷 ??
这件事简直奇怪
徽宁四年对礼部来说, 是个非常忙碌的年份。
四月初一,一道旨意传至内阁。当日值守内阁的是礼部尚书陈靖、户部尚书王知,二人接了旨意一看, 顿时面面相觑, 一脸茫然。
王知疑惑:“弘嘉郡主柳氏,是哪位宗室贵女?”
陈靖立刻纠正道:“姓柳。”
姓柳,意味着不是宗室女。
王知接着往下看,在连篇累牍的华丽辞章中精准找到了要点:“整修镇国公府……这是嘉州柳氏的千金。”
陈靖:“嘉州柳氏?”
他后半句话没说出来:朝中公认的嘉州柳氏幸存的人只有昭贤皇后和武安王妃柳氏, 随着这两位的相继薨逝,嘉州柳氏理应已经没人了。
皇上这是从哪里刨出来的柳氏女?
圣旨需得经内阁票拟通过,再下达至六科给事中。陈靖和王知对着这封旨意面面相觑,一边令人前去寻其他几位阁臣,一边一同往文德殿去求见皇帝。
王知和陈靖满腹好奇的进去,唉声叹气的出来。
无他, 册封郡主也好, 过继入镇国公一脉也好, 这些都是需要礼部抽出人手去忙碌的。
四月初十春闱殿试,再往后又是太后千秋节, 千秋节过不久又要操办开制科,保不齐今年皇上还要立后……这些都是一点都不能轻忽的大事,哪一项都需要至少半年的筹备功夫, 礼部如今恨不得将一个人拆成两半用, 现在又突然塞进来一个弘嘉郡主的册封。陈靖只想一想,就觉得头痛不已。
王知一开始还忙着幸灾乐祸,陈靖知道他的脾气, 没有坏心, 也不和王知计较, 只冷不防来了一句:“你以为户部逃得掉吗?礼部最多出些人手,钱可是从户部出的。”
王知的笑容僵在了脸上。
不管怎么说,内阁都没有封驳这道旨意的理由,依旧老老实实下发六科给事中,开始为之忙碌起来。
京城之中消息最为灵通,册封一位郡主又不是需要保密的事,于是不出三天,大部分宗室贵胄都听说了这个消息。
“听闻嘉州柳氏的旁系后人找到了,皇上下旨要封她为郡主,承袭镇国公一脉香火呢!”
“嘉州柳氏居然还有尚在的后人。”
“可惜了怎么是个女儿,要是个男子,岂非能承袭镇国公爵位了?”
发出最后一问的是首辅叶问石的夫人,他当晚回家时,正听见夫人与儿媳聊起此事,夫人转头便对他感叹了这一句。
叶问石淡淡道:“正因为是个女儿,爵位才给的大方,若是个男子,最多降三等袭爵。”
叶老夫人啊了一声,颇为失望:“子爵?”
叶问石一哂,只听儿媳小心翼翼地问:“父亲,这位弘嘉郡主如今居于何处,是否该备了礼送去?”
叶问石动作一顿,道:“不必了,备了礼也送不进去。”
迎着夫人与儿媳疑问的目光,他平静说道:“镇国公府整修好之前,弘嘉郡主暂居宫中。”
桓悦把柳黛安排在了六宫之外的群玉宫。
群玉宫离凝和殿不远,桓悦知道明湘喜欢柳黛那张脸,正好邀请明湘也回宫住些日子。用的理由冠冕堂皇:柳黛毕竟是个假的,又还没有熟习千金贵女的种种礼仪,走出去失了体统或是露了破绽都大大不妙,还是明湘亲自盯着他才放心。
明湘知道桓悦心里打的是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