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才为后世的“无知”欣喜没多久,嬴云曼就又被尬住了。
&esp;&esp;地球有多大她当然清楚了。
&esp;&esp;而且她也用不着打到非洲美洲澳洲,这三地方发展得太慢了。
&esp;&esp;把亚欧大陆打下来就行。
&esp;&esp;突然蹦出句《愚公移山》纯粹是在装。
&esp;&esp;但装的样子被后世人拿出来夸……
&esp;&esp;反正踩在她的尬点上。
&esp;&esp;………
&esp;&esp;道家喜出望外。
&esp;&esp;《愚公移山》出自《列子·汤问》。
&esp;&esp;秦二竟然也治道?
&esp;&esp;想必有秦二这句话,列子的思想必然会出现在《语文》上得以传播。
&esp;&esp;这是道家之幸。
&esp;&esp;【但天意在秦——韩信还真就把山移完了。】
&esp;&esp;【非美……】
&esp;&esp;【这些不重要,有威胁的已经全无了,到秦四就轻松统一全球。】
&esp;&esp;【真正的国家都被韩信灭完了,所以才有那句漫星党最喜欢刷的话。】
&esp;&esp;【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!】
&esp;&esp;统一……全球?
&esp;&esp;这个时期还没有浑天说,秦人还无法理解全球是什么意思。
&esp;&esp;但他们能理解天幕的含义——
&esp;&esp;到秦四的时候,天下就只剩下大秦这一个国家!
&esp;&esp;韩信灭完了所有的国家!
&esp;&esp;那句话,居然真的是事实?
&esp;&esp;………
&esp;&esp;无数文人武将为天幕透露的消息惊呆。
&esp;&esp;大秦……大秦!
&esp;&esp;随之而来的是热泪盈眶。
&esp;&esp;就连嬴政都为之怔然。
&esp;&esp;他一度将希望降至只要有一个守成之君就好,秦二却远比他所能想到的做得更好。
&esp;&esp;待震撼过去,嬴政看向秦二,却见她神态如常。
&esp;&esp;就仿佛这样的伟业在她预料之中一般。
&esp;&esp;确实在嬴云曼的意料之中。
&esp;&esp;在初次看到那十六个字的时候,她就已经猜到韩信把欧洲打下来了。
&esp;&esp;有超越时代两千多年的眼界,做到这一点不是多么值得吹嘘的事。
&esp;&esp;不过……
&esp;&esp;她没有搞砸,真好。
&esp;&esp;【当罗马共和国也宣告灭国之时,秦二的华夏论完成了最后的布局。】
&esp;&esp;第25章
&esp;&esp;【世界上只剩下华夏文明, 那就永远都不用担心华夏被“西国”覆灭。】
&esp;&esp;【无论朝代怎么更迭,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还是华夏儿女。】
&esp;&esp;【就是这片土地有点大。】
&esp;&esp;【性恶论的究极用法:我想亡其他文明,所以我怀疑其他文明也要亡我华夏, 那我就提前把其他文明都亡了, 这叫防范于未然!】
&esp;&esp;【以己度人文明版。】
&esp;&esp;【神特么“文明版”哈哈哈哈。】
&esp;&esp;张良静默了许久。
&esp;&esp;儒家经典《周易·象传下·既济》的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”肯定不是这个用法。
&esp;&esp;就像荀子的性恶论本意只是强调教育和礼制的重要性。
&esp;&esp;绝对不是让秦二把所有人当成敌人。
&esp;&esp;但是……
&esp;&esp;天下为华夏, 则华夏不亡。
&esp;&esp;此为真言。
&esp;&esp;地无极, 秦二无止境征伐他国, 并认为她的继任者也应如此,那是极度好战、好战必亡。
&esp;&esp;可地有极、国有数,这种做法就是提前剪除威胁。
&esp;&esp;这时张良突然想到了秦二的一个观点:
&esp;&esp;有些东西现在是糟粕或精华,但以前不一定是,未来也不一定是。
&esp;&esp;只会以古论今, 为大谬。
&esp;&esp;………
&esp;&esp;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。
&esp;&esp;这话在她的时代可是真理。
&esp;&esp;嬴云曼很高兴后世人以调侃的语气解释她的行为。
&esp;&esp;因为这恰好说明华夏确实不再受到威胁。
&esp;&esp;此时李斯突然带头跪拜,三公九卿称颂之声不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