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1章(1 / 2)

&esp;&esp;若单按照这些习俗来举办活动,且不说郎君的参与度低,这些习俗也都是让姑娘展现巧手、适嫁的一面,只能让郎君看到姑娘的一面,而姑娘却对郎君们丝毫不知。

&esp;&esp;白云起指使黄小七去隔壁翻书,看有没有什么郎君能参与的习俗,不需拘泥于地方史记,话本里的故事也可拿出来参考。

&esp;&esp;她不光让黄小七去找,自己也想尽了办法。

&esp;&esp;白云起回府找到孙婆婆,想着她年岁大,又是这地段的老人了,还曾随着前秦将军去西北见识过,应该会有点法子。

&esp;&esp;孙婆婆沉吟片刻道:“夫人这是陷入牛角尖了。”

&esp;&esp;“还请婆婆指点。”

&esp;&esp;“夫人在意是郎君在七夕节没有能展示自己的地方,可何为展示呢?一定要什么习俗才能让他们的品质出来吗?依老身看,其实一言一行都能体现。”

&esp;&esp;白云起思考,话是这样说没错,但总归要举办活动让年轻人参加,不然调动不了积极性。

&esp;&esp;孙婆婆知道她的顾虑,又说:“那也简单,我随军到西北时,曾在七夕前看到有郎君种生求子、捕喜蛛应巧。”

&esp;&esp;捕喜蛛倒是好懂,捕捉小蜘蛛装在盒里,比谁捕的蜘蛛织的网细又密。

&esp;&esp;但种生求子,听起来似乎是和种地、求后代子孙有关。

&esp;&esp;孙婆婆解释:“这种生求子便是在七夕前准备一块带土木板,播下粟米种子,待到发芽后再用红线蓝线扎成一束,谓之种生。西北能种地的田少,能分到田地的都是一方好手,便产生了这个习俗考验郎君们种田的手艺如何。”

&esp;&esp;“长出的芽苗也可取之穿针过孔,再抛之水面取巧。”

&esp;&esp;这倒是不错的主意,但盛行于西北,若要引进还得废些功夫。

&esp;&esp;白云起先把这俩活动记录下来,又在京城打听了几天,终于定下了七夕节的活动事项。

&esp;&esp;在筹备的几天里,长安竟没来凑热闹。这小丫头吵着要他们回京城,可他们回来了,她却又不见了。

&esp;&esp;徐昭解释:“七夕不久后就是国诞日,应是被姨母留在宫里抽不出身。”

&esp;&esp;国诞日?

&esp;&esp;去年国诞日她成亲来着,倒是没感觉到有多隆重。

&esp;&esp;徐昭看清她脸色的疑惑,干咳两声:“去年是例外,当时西北战事吃紧,我又……今年便不同了,皇上应该会大办一场。”

&esp;&esp;非常时期,非常手段嘛。

&esp;&esp;她懂。

&esp;&esp;徐昭看她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笑了,抽出一张信件来给她看。

&esp;&esp;“这是什么……”白云起打开快速扫了一边,脸上露出笑意,“果然,这混账东西手脚不干净,这下被我们抓到辫子了吧。”

&esp;&esp;信里罗列了那负心人为官后的所有违规行为,条条件件,清清楚楚,哪一条单拎出来都是足以流放的罪名。

&esp;&esp;徐昭也道:“没想到他胆子这样大,竟敢参与河运税收一事。”

&esp;&esp;大启律法规定,走国道运河运输货物的都需缴纳一定的税金。

&esp;&esp;这人滥用职权伪造河道运输记录,以此使岳家减少税金,获利无数。

&esp;&esp;徐昭又道:“我已将这事提交税官,待他们查验后便能将那人收押,但具体量刑要看大理寺怎么判处。”

&esp;&esp;白云起对此没意见:“我本只想给他找点不痛快出出气,谁料这家伙自己手脚不干净,那便怪不得我们了。”

&esp;&esp;在徐昭查到这人联合岳家偷税时,这件事就不再是为白云起出气了。

&esp;&esp;国有国法,孰是孰非,该怎么判就怎么判。

&esp;&esp;徐昭笑问:“那你不气了?”

&esp;&esp;“气还是气的,但觉得为了这样的烂人生气又不值得。”白云起站起来撑着他的肩膀,一幅老气横秋的模样,“可恨之人如此之多,若是每个我都去恨一遍气一遍,那这日子还过不过了。有这功夫,不如多看看身边的可爱之人,将军觉得呢?”

&esp;&esp;“我亦是如此。”

&esp;&esp;第59章 佳节前的一点趣事。……

&esp;&esp;冰人馆筹办七夕节活动热火朝天,白云起一边审核各项事宜,一边不忘关心回到家的妹妹。

&esp;&esp;这不,白云起得了两包黄掌柜做的鲜花饼和一盒老山参,正要差人送去白府,顺便带封信过去。

&esp;&esp;她本想让迟迟走这一趟,但方修远突然路过书房,念头一转,立马就换了人选。

&esp;&esp;“我?”突然被抓壮丁,方修远猝不及防,手上还拿着从小厨房顺的大鸡腿,嘴边油润润的,透着一股傻劲。

&esp;&esp;白云起掏了条手巾给他,待他擦完油又将雕花檀木盒递了过去:“鲜花饼一定要送到云落手中。”

&esp;&esp;方修远左右无事,也挺想白府的糕点零嘴和冷面软心的白二小姐,走在路上也乐啧啧的,和街边三俩成伴玩石子的小孩一副德行。

&esp;&esp;走到白府,不用他说明来意就被家丁请了进去,没过几步又换做管家来带路。

&esp;&esp;管家笑容可掬:“方大人是来找二小姐的吧?”

&esp;&esp;“诶,管家怎么知道,难道是嫂子提前遣人来通知了?”

&esp;&esp;不至于送两盒老山参、鲜花饼就这么隆重吧,抛砖引玉?

&esp;&esp;管家摆手:“是二小姐吩咐的,二小姐说,若是方副官上门,直接带去竹园找她。”

&esp;&esp;方修远眼睛一亮,倒腾的脚步都轻快了不少,几次险些越过管家窜到前面领路。

&esp;&esp;他跟着将军嫂子来过几次了,对白府的布局路线早已驾轻就熟。

&esp;&esp;但自己是客人家是主,方修远不想丢了将军、嫂子……还有白二小姐的脸。故而就算知道路线,也依然按着性子跟着管家一步一步慢悠悠地晃了过去。

&esp;&esp;直到看见竹园的白墙青瓦,方修远才和管家告谢,自己走了进去。

&esp;&esp;上一次进这竹园还是嫂子回门时,后来虽又往来了几次,但都没再走到这僻静处。

&esp;&esp;上次匆匆一观,许是深秋时节方才觉得满园墨竹萧条。而现在,盛夏刚过,气温宜人,微黄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翠绿竹叶照进园里,斜看

&esp;&esp;去,光柱里上下浮沉着白色灰尘,他看了却觉得鲜活可爱。

&esp;&esp;再往里走几步,依旧是那一顶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