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好靠山,心里越发感激沈临川。
&esp;&esp;沈临川现在应该都已经在渭阳县了吧,也是被他们钱家连累了。
&esp;&esp;沈临川去了渭阳县,罗青山去了三阳县,两个人一到任就忙得跟陀螺似的,虽然定河堵住了缺口,赈灾粮也都发下去了。
&esp;&esp;但今年头一茬麦子都被埋在泥土里,颗粒无收。
&esp;&esp;官府发下来的粮食也只够饿不死,发下来让种地的庄稼有的人家还偷偷给吃掉了,现在得赶紧把第二茬庄稼给种下去,要不然耽误了秋收,到时候更是酿成大祸。
&esp;&esp;沈临川早就给田庄那边去了信,让田力把田庄上繁育的种藤都给送到渭阳县这边,让镖局押过来,沈临川到任没多久,红薯苗就送了过来,田力亲自跟过来的。
&esp;&esp;沈临川看着拉过来百十来车红薯苗,忙活了好几日了,脸上总算是露出了喜色,“一路上可还算平安。”
&esp;&esp;“碰上了几伙流寇,以为是押送的粮食,想上来抢都被镖局给打退了去。”
&esp;&esp;“好,辛苦了,快进屋吃饭去。”
&esp;&esp;“哎!”
&esp;&esp;沈临川让人去隔壁县喊了罗青山,要把红薯苗分过去一半,罗青山没见过红薯藤,像麦子稻子都是种子种下去的的,这看着不像粮食倒是像菜。
&esp;&esp;“这真的能种出来庄稼?”
&esp;&esp;“能,在田庄上已经种了好几年了,所有地都种上肯定是不够分的,一家就只能分上一亩地的,剩下的就种苞谷,足够吃到明年了。”
&esp;&esp;“好!我信沈兄。”
&esp;&esp;沈临川教了罗青山这红薯怎么种,分了一半给他,眼下就要忙着安排种第二茬庄稼了,为了防止发下去的种粮被吃了,沈临川下了严令,若是到时候谁家的地空了,那就罚苦役,看谁家还敢吃了种粮去。
&esp;&esp;沈临川又叫了各镇的镇令,说了下种子的事,这红薯大家伙都没见过,有的镇令不敢种,“大人,就算是一家只种上一亩,但那可是一亩地啊,若是到头来什么都没有,可是要饿死人的。”
&esp;&esp;沈临川下了重誓,“若是这红薯结不出来什么东西,我沈临川愿意革去官职,永不为官!”
&esp;&esp;几个镇令这才没说什么了,他们都是认识沈临川的,都是老熟人了,沈临川在渭阳县赈灾,事事亲力亲为,和那些只知道鱼肉百姓的官不一样。
&esp;&esp;一个老镇令站了起来,“都听沈大人的,沈大人的为人大家伙难不成还信不过,若不是沈大人借过来了粮食又堵住了定河,现在还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子呢。”
&esp;&esp;“对,都听沈大人的!”
&esp;&esp;“多谢大家了,请大家务必辛苦一阵,一定不要耽误了今年第二茬庄稼的收成。”沈临川拱手说道。
&esp;&esp;“沈大人放心,我们一定每个村子都走一遍。”
&esp;&esp;红薯种藤发了下去,各镇的镇令带着种粮回去了,到时候发到各个村子,一家必须种上一亩这叫红薯的,其余都种上苞谷,谁家地要是荒了,那就去填定河做苦役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