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,亦应坚守本心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笑道:“我还听过另外一种解读,独乃自我,乃个性。”
&esp;&esp;“君子应当保持自己的个性,不与他人同流。”
&esp;&esp;“但个性过于张扬,就会成为异类,甚至影响到他人生活,从而为他人所排斥。”
&esp;&esp;“所以就要慎独。”
&esp;&esp;“谨慎的保持独立的个性,不要影响到他人,不要成为异类。”
&esp;&esp;“君子慎独,就是君子要学会外圆内方。”
&esp;&esp;“你以为这个解释如何?”
&esp;&esp;方孝孺先是震惊,下意识的就想反驳,但随即又陷入了沉思。
&esp;&esp;陈景恪端起茶杯小口抿着,湿润嗓子,说了这么久也口渴了。
&esp;&esp;过了一会儿,见方孝孺思考的差不多了,才放下茶杯继续说道:
&esp;&esp;“方才你反对他的追随者去芜存菁,那你的行为和那些维护程朱的儒生有何区别?”
&esp;&esp;“当第欧根尼将自己的道传给别人的时候,就已经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道了,而是所有人的道。”
&esp;&esp;“每一个学习的人,都有资格按照自己思想,去理解他的道。”
&esp;&esp;“孔夫子的道也是一样的……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去解读儒家之道。”
&esp;&esp;“程朱可以,你也可以。”
&esp;&esp;方孝孺身躯一震,这番话犹如一道霹雳,击碎了脑海里的迷雾,让他彻底清醒过来。
&esp;&esp;陈景恪继续说道:“你没必要强行去宣扬自己的道,正如第欧根尼一样。”
&esp;&esp;“他从未宣扬过自己的道,也从未说过别人的道是错的。”
&esp;&esp;“他只是身体力行的去践行自己的道。”
&esp;&esp;“认同他的人,从全国各地聚集到他身边,学习并帮他宣扬他的道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你的道不够优秀,说再多也不会有人相信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你的道符合大家心中的想法,能引起大家的内心共鸣,甚至能引导这个时代前行。”
&esp;&esp;“那么你无需做任何解释,自然会有人相信你,帮你宣扬。”
&esp;&esp;方孝孺露出苦涩的笑容,喃喃道:“原来如此,是我错了,我太浅薄了。”
&esp;&esp;“道自在心中,何须宣扬,何须解释。”
&esp;&esp;但马上他又振奋起来,起身朝陈景恪下拜道:
&esp;&esp;“谢陈师教诲,学生铭记于心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心中的石头也彻底落地,差点忍不住大笑出声。
&esp;&esp;但还是按捺住激动心情,谦虚的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