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00节(2 / 2)

&esp;&esp;徐允恭点头道:“没有几个人愿意将自己的财富暴露在外,更不愿意暴露在朝廷眼皮子底下。”

&esp;&esp;“还好我们调查地方经济的目的,是为了估算宝钞发行量,没有引起太大的抵触。”

&esp;&esp;“若是为了收税,我们几个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好说。”

&esp;&esp;“即便如此,那些大户也藏的一个比一个严,想获得准确数字太难了。”

&esp;&esp;朱雄英叹道:“辛苦你们了,我会向皇爷爷为你们请功的。”

&esp;&esp;徐允恭感激的道:“我代兄弟们谢过太孙了。”

&esp;&esp;徐允恭这次离京,是为了巡视地方。

&esp;&esp;一检查新钞发行情况,二完善稽查司建设,三就是配合当地稽查司,调查地方经济情况。

&esp;&esp;他几乎是一个府一个府的在跑,除了云贵这些偏远的地方,足迹踏遍了大半个大明。

&esp;&esp;“最难查的还是江南,这里宗族观念太重了,我们时刻处在他们的监视之下。”

&esp;&esp;“也正是因此,才将这里放在了最后。”

&esp;&esp;“本来我还想着,要在这里耗上几个月。”

&esp;&esp;“哪知道官吏涨俸之后,变得一个比一个积极。”

&esp;&esp;陈景恪笑道:“有钱能使鬼推磨,看来涨俸还是很有用的吗。”

&esp;&esp;徐允恭摇摇头道:“和你想的有些出入,他们这么积极,倒不是为了报答朝廷的涨俸之恩。”

&esp;&esp;“而是怕朝廷不了解当地情况,滥发宝钞,导致他们手里的宝钞贬值。”

&esp;&esp;陈景恪顿时有些哭笑不得,没想到竟然还能这样。

&esp;&esp;想想也是,以前一个月才几贯钱的俸禄,随便伸伸手就捞回来了。

&esp;&esp;现在是十几贯几十贯,一年下来就是几百贯。

&esp;&esp;意义就不一样了啊。

&esp;&esp;为了不让自己的俸禄贬值,他们必须和朝廷合作。

&esp;&esp;就算不方便得罪那些大户,也最多是不闻不问,不会制造困难。

&esp;&esp;有了地方官吏的配合,事情自然就变的简单多了。

&esp;&esp;徐允恭继续说道:“以前我只知道北方困苦,南方才是朝廷的赋税重地,但对这方面认识并不是很清晰。”

&esp;&esp;“这一次亲自调查过才明白,南北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