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深化革新没有五年十年,是不会有成效的。
&esp;&esp;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垦荒令,这个政策可以延续数十年之久。
&esp;&esp;反倒是安抚流民、减免赋税更加简单一些。
&esp;&esp;前两年才刚刚清查过人口,流民本就不多。
&esp;&esp;而且朝廷还给出了特别宽松的政策,可以就地落户分配土地。
&esp;&esp;有这个政策在,所有麻烦问题就都解决了。
&esp;&esp;减免赋税这个看起来比较麻烦。
&esp;&esp;赡养老人和抚养超过三名子女的,减免一到两成赋税。
&esp;&esp;问题在于,以古代的效率很难准确的掌握人口情况。
&esp;&esp;而且还有很多事情,是理不清的。
&esp;&esp;比如家里有四五个子女,轮流赡养老人的,这个怎么算?
&esp;&esp;所以,在实际执行中很难落实。
&esp;&esp;然而人最擅长的就是偷懒。
&esp;&esp;人口情况不好掌握,那干脆就不看人口,只看土地。
&esp;&esp;五百亩地以下的,自己报人数,报上来就给你减税。
&esp;&esp;最后的结果,必然是所有五百亩地以下的人家,都能减税。
&esp;&esp;当然了,主要还是看上面的意思。
&esp;&esp;如果上面也支持,那下面必然会是这个结果。
&esp;&esp;朱标是什么意见呢?
&esp;&esp;他自然是默许的,或者说这就是他的本意。
&esp;&esp;给百姓减税。
&esp;&esp;然而,减税要有合适的理由。
&esp;&esp;没有理由随意减,就是君主带头破坏税法。
&esp;&esp;于是,就想了这个法子。
&esp;&esp;鼓励世人赡养老人、抚养孩子,这本身就是很正统的理由。
&esp;&esp;用这个理由减税,完全符合当时的规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