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了一片奇异之地,他在这里理清认知之后,面前骤然一开,落在了清穹大原之上。
&esp;&esp;打量了不多时,便见一架天女飞车飞来,在左近落定,明周道人走了下来,稽首道:“班玄尊,在下明周,负责接应诸位玄尊。班玄尊初至上层,若有不明,皆可问明周。”
&esp;&esp;班岚当下回礼,随后向明周道人问询了下,才知这些年来玄修成就之后,大部分都是选择去往守正宫。
&esp;&esp;首先张御是玄法开道之人,再次张御在玄廷上的座次仅在首执之下,这样的话也能得到托庇和更为有利的修行。
&esp;&esp;他自然也不会例外。
&esp;&esp;他久在底层,知晓真玄之间也是有矛盾的,纵然现在有外敌,可是心中有固有的念头又怎么可能一下消弭?至多是不表露出来罢了,去往守正宫无疑是最好选择。
&esp;&esp;而且他比别人多了一个缘由,他一开始就是被张御所招揽的,也是被张御安排在伏州的,且一直是在张御的旧有辖界所在做事,勉强可以称一声旧部,有了这层关系,那他肯定也是投至这位门下了。
&esp;&esp;他微微一笑,道:“那就劳烦明周道友载我去往守正宫。”
&esp;&esp;守正宫内,张御命印分身正处理各方报书,除了元夏方面的,余下就是天夏各洲宿的。
&esp;&esp;元夏在备战,天夏同样也是,可以说整个十年都是如此。随着约议终了临近,各方也是逐渐变得紧迫起来了。
&esp;&esp;此刻收到了那位裘少郎送来的传讯。
&esp;&esp;裘少郎不理解自家老祖为什么说这些人尽皆知的事情。可他却一看便明,这一来是表示元夏的这次侵攻非同寻常,特意提醒天夏方面。还有么,就是表示自己仍是站在天夏这一边的,最初的态度并没有改变。
&esp;&esp;只是他不会听信一个简单的表态,这位是真心假意,还需容后再观。
&esp;&esp;这时坐在他下首的白果忽然抬头,道:“先生,元夏方面似是送来了一封文书,内容像是想要我们能把那些世道弟子送返了回去,而不是继续留在天夏域内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第四百一十五章 旧录疑宝踪
&esp;&esp;张御听了白果的话语之后,神情平静道:“给我回书,两家约议期间,那些来我天夏的元夏人,只要不触发我天夏规序,那便是我天夏的客人,我没有道理将之驱逐。约期一到,那自是一刻都不可多留。”
&esp;&esp;其实他明白,两殿应当是使唤不动那些世道弟子,所以才将此事推到天夏这里来,他们同意那是最好结果,要是不同意,那么两殿也可以说是天夏不愿意放行,之后出现什么问题两殿也可以甩脱责任。
&esp;&esp;白果此时应道:“是,先生。”
&esp;&esp;白果自有了身躯之后,就可以替张御做许多事了,除了明面上的分理文书外,训天道章也是替他看管着各个方面。
&esp;&esp;他又拿起这两天送过来的一摞文书,这些都是出自各个玄尊之手。
&esp;&esp;因为与元夏争战即将临近,而对比元夏,天夏总体上实力仍旧是有所不足。
&esp;&esp;特别是上层修士,天夏是十分稀少的。求全道法之人数来数去也就是这几人。而摘取上乘功果之人也未多到哪里去。
&esp;&esp;而反观元夏,一些比较重要的世道弟子都可以用直接法仪堆砌上去,虽然斗战能力与正常修持的不可同日而语,可毕竟境界到了,法力修为摆在那里了,再加上拥有元夏阵器相助,斗战之力也不容小觑。
&esp;&esp;这个情况因为与元夏的十年停战,现在许多玄尊都是清楚了,他们所以陆陆续向玄廷或是守正宫提出了自身建言,阐述对付元夏的方法。
&esp;&esp;呈书之人除了一些云海潜修的外,还有以前天外诸派残余修道人,他们似乎是用这种方法表达自身与天夏站在一处。
&esp;&esp;其中有一些建言值得考量,可有有一丝人碍于见识和道行,还有干脆是认知上的差异,使得许多方法并不能付诸施行。
&esp;&esp;比如他手中这一封,是上宸天某位投靠天夏旳修士提交上来建言,他们认为可以将道兵技艺拾拿起来,用以补充天夏战力不足的缺点。
&esp;&esp;虽然以往用在与天夏斗战中的道兵层次较低,可是用玄尊秘炼的道兵技艺也是有的,其人建言利用俘虏的元夏修道人制成道兵,这般既能削弱敌人,又能增加自己的力量。
&esp;&esp;张御摇了摇头,先不说元夏遣来天夏修道人大多数都用假身,就算是正身,他也不打算用,因为这东西的本质就是一种邪道法门,是与天夏道念相悖,是绝不会允许公然运使的。
&esp;&esp;他又拿起一封呈书,看了下来,发现这封书信上面所言倒是有些门道,正当他准备仔细看下时,心中生出了一股感应,看向外间,过了一会儿,有一名神人值司来至殿中,揖礼言道:“廷执,班玄尊到了。”
&esp;&esp;张御颌首道:“让他进来吧。”
&esp;&esp;元夏,天夏驻使殿阁。
&esp;&esp;常旸看着远处,元夏的氛围一日比一日紧张,同时也是在加紧对他们的监察,他能感觉到周围有着不下十余股的强盛气机,躲在暗处的当有更多。
&esp;&esp;他知道并不是元夏真的准备对他们做什么,而是在这等环境之下对他们这等敌方自然而然表露出的态度。
&esp;&esp;经过十年的等待,此辈的敌意已是不加掩饰了。
&esp;&esp;他心道:“看来驻殿撤去之前总是要做过一场的。”这时身后过来一名弟子,揖礼道:“玄尊,人已是到了。”
&esp;&esp;常旸道一声好,他带着几名弟子从殿内走了出来,来至泊台所在。这里停泊着十余驾金舟。
&esp;&esp;易午正在金舟之前对着几名族人嘱咐着什么,见到常旸过来,结束了谈话,过来与后者见礼。
&esp;&esp;这一次易午是按照之前的惯例,将又一批未曾开智的族人送往天夏的。
&esp;&esp;两人相互合作过许多次,排布的路数都是很熟悉,所以不必太多的言语交流,很快就把事情安排了下去。
&esp;&esp;看着载承族人的飞舟离开,易午叹道:“这恐怕是开战之前送去天夏的最后一批族人了。这一次两殿的声势不小,贵方可要小心。”
&esp;&esp;常旸笑道:“近来有不少道友都是这般提醒我,看来元夏是真要动真格的了。
&esp;&esp;易午语气严肃道:“是啊,这次两殿可是带着覆灭贵方的决心的。”
&esp;&esp;常旸心中暗道:“又有哪一次不是呢?”
&esp;&esp;他面上也是应道:“多谢道友提醒,我会将道友之话转告给天夏玄廷知晓的。”
&esp;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