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364节(2 / 2)

天师府,很自然便想起已成历史的信州李氏。

&esp;&esp;曾几何时,李氏也曾领一时之风骚,令天下为之侧目。

&esp;&esp;许元贞之前,天师府上一位九重天境界的大乘高真,正是第一代李天师李芝源,有当时道门第一高手之称。

&esp;&esp;自李芝源身陨后,直到许元贞,道家符箓派才又有九重天高手。

&esp;&esp;单只一人,可横行一世,但不足以长久传家立业。

&esp;&esp;然而当年李氏一族人品爆棚,李芝源三子皆成才。

&esp;&esp;长子李杨,即第二任李天师。

&esp;&esp;次子李柏,乃第三任李天师。

&esp;&esp;三子李松,其后亦修成八重天境界,成为天师府屈指可数的宿老。

&esp;&esp;一人膝下亲生三子,全部成就八重天境界,放眼天下,纵观古今,即便在传家立世多年的五姓七望中,也极为罕见。

&esp;&esp;而那之后,李杨有子李苍霆,在当时不论李氏还是天师府内,都是同代人中最出色的天才,名动大唐,连大唐皇朝其他势力都颇为关注。

&esp;&esp;李杨、李苍霆父子之外,李柏有子女李清风、李红雨、李紫阳三人,虽年龄错落不一,但如今回头看,同样皆成才。

&esp;&esp;纵使李松子女相对平庸,李氏一族第三代的含金量仍然不可多得。

&esp;&esp;如此一来,李氏崛起,不可避免。

&esp;&esp;事实上,回首前尘,如五姓七望者又或者历史上其他名门世族,甚至于历代皇朝帝室,在最初崛起时,皆类似如此,连续几代人才井喷,从而奠定传世之基。

&esp;&esp;但这终究只是个开始,能否经历时光长河冲刷,能否经受低谷起落,才能决定一家一姓可以延续多久。

&esp;&esp;信州李氏连续三代人才井喷,堪称人品爆表。

&esp;&esp;但有起有落,到第四代李正玄、李轩、李空等人开始,李氏子弟不复父祖辈那般惊艳。

&esp;&esp;李轩等人自然不是庸才,皆有希望在百岁之龄内,冲击七重天境界。

&esp;&esp;李正玄更是已经修成上三天层次,成为高功法师,同时具备圣体根骨和通明悟性,天赋潜力过人,平稳而有力地沿着父祖走过的道路前行。

&esp;&esp;但凡事怕比较。

&esp;&esp;先有许元贞,后有唐晓棠,压得李氏同辈子弟几乎窒息。

&esp;&esp;如今李氏已成过眼云烟。

&esp;&esp;假使他们还在的话,压力只会更大。

&esp;&esp;新崛起的雷俊,已经全方位超过当年的少天师李正玄。

&esp;&esp;如果李氏族人还大都在世,面对此情此景,不知他们会作何表情?

&esp;&esp;至少,张穆知道,如今不少世族名门的人,表情都很难看。

&esp;&esp;龙虎山雷俊这一辈弟子的辉煌,相信天师府自家都很难复制,至少很难做到代代皆如此。

&esp;&esp;但总比各大家族的机会要大一些……

&esp;&esp;浔安王张穆正在沉吟之际,突然眼中一花。

&esp;&esp;前方道场上,传度大典已经进行到核心环节,新入府弟子和度师分左右而立,在主持大典的高功法师宣读十戒后,共行分环破券的仪式。

&esp;&esp;一众度师,基本都着授箓道士的深红道袍,唯一例外,便是一身紫袍的雷俊。

&esp;&esp;雷长老不仅衣服显眼,身高在众同门中同样显眼。

&esp;&esp;但对面将要拜师的弟子,更显眼。

&esp;&esp;师父在所有度师中身材最高大挺拔,如玉树临风。

&esp;&esp;徒弟在所有参加传度的弟子中则最为矮小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