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9章(1 / 1)

&esp;&esp;姜竹想了一会儿,点点头。

&esp;&esp;羡慕的,要是他也能在他们这么大时候遇到沈青越这样的大人就好了。

&esp;&esp;第24章 笔墨纸砚

&esp;&esp;除了过年, 姜竹很少专门去买东西。

&esp;&esp;哪怕到了年底,他一般也是能多卖一天就多卖一天, 日常就是砍竹子,劈竹子,编竹子,卖竹子,再循环。

&esp;&esp;这次他只背了个空筐,也没挑扁担, 走起来又轻又快,到镇上的距离好像都缩短似的了。

&esp;&esp;路过他熟悉的南街,看着那些眼熟的小摊贩,姜竹有种奇妙的新奇感。

&esp;&esp;他没多停留, 他继续抬脚往不常来的北边走。

&esp;&esp;卖纸墨笔砚的铺子都在这边一条巷子里,往年他只有年前买对联或是要买纸糊窗户, 才会往这边儿来。

&esp;&esp;巷子里种着棵大榆树, 不知长了多少年了, 遮阴了半条巷子, 这会儿刚过了晌午, 也不怎么晒, 一进巷子, 人身上的热汗仿佛都消了消, 不自觉方间已经轻了手脚, 连走路都慢起来。

&esp;&esp;姜竹攥着钱袋抬头走进那家镇上开得最久, 也最有名的纸铺。

&esp;&esp;一进铺子, 望见柜台上一刀刀纸,他就开始拘谨。

&esp;&esp;“您要点儿什么?糊窗户、搭篷顶、纳鞋底儿,大纸、纸边儿咱们这儿都有。”伙计瞧了他的打扮, 按往常这般的客人需求主动搭起话。

&esp;&esp;村里人不识字,对书、字、纸墨笔砚有天然的畏惧感,常常是嗫嚅了半天也说不清自己要买啥,慢慢的,店伙计都练就了看打扮搭话的本事。

&esp;&esp;姜竹这模样,一看就不是文人,多半是要糊窗户。

&esp;&esp;不料姜竹摇摇头,“不是,我买画画的纸。”

&esp;&esp;伙计诧异:“画画的纸?”

&esp;&esp;“对,画画,还要笔、墨和砚。”

&esp;&esp;“您画吗?”

&esp;&esp;“不是,我给别人买。”

&esp;&esp;“哦!”原来是给别人跑腿儿的。

&esp;&esp;伙计来了精神,引着姜竹往店里走,“咱有好纸五种,中档的十种,实惠的六种,有皮纸、麻纸、竹纸,也有草纸,不知您要哪种?咱们店里笔墨和砚台也各有上品的和实惠的,砚分两档,墨共有四档十一种,笔就更多了,差您买纸那位,可说了要什么种类?”

&esp;&esp;“…………”

&esp;&esp;姜竹都听懵了。

&esp;&esp;这么多?!

&esp;&esp;看他茫然的模样,伙计贴心道:“要不您报个价,我给您搭配?”

&esp;&esp;“都多少钱?”

&esp;&esp;伙计看他也不像多有钱的模样,想了想,道:“我从低档往高档给您报吧!您看成吗?”

&esp;&esp;“嗯。”

&esp;&esp;“您想先看看什么?”

&esp;&esp;姜竹:“先看笔吧!”

&esp;&esp;“好嘞,”伙计将他带到一架笔前。

&esp;&esp;“这是咱们本县出的羊毫笔,绵软吸水,等次稍低,但胜在便宜,只要五文钱一支,这也是咱们本地的笔,邻县出的,您瞧,这手工就细多了,也是羊毫,但制笔的师傅手艺更好,十文钱。这款,书院的学生们爱用,便宜,耐用,这毛也有弹性,您看,这是十二文一支,这个,您别瞧它小,这是狼毫的笔,它细,聚锋,这支就更好了……”

&esp;&esp;姜竹努力地记,好回去后给沈青越也报一遍,一边一个头两个大地硬记,一边又问起人家的墨,又灌了一耳朵什么师傅的,徒弟的,名家的,这个味儿,那个烟的,都是哪儿产的……

&esp;&esp;亏他以为买纸笔是个简单的活儿,原来还有这么多门道。

&esp;&esp;好在砚比较简单,普通的就一款,花纹有些差别,价都一个样,据说连县里的书生和县衙里的师爷用的都是这款。

&esp;&esp;贵的嘛,都贵得离谱,直接排除在他可接受范围内,不用听了。

&esp;&esp;介绍完,伙计期待地看着他。

&esp;&esp;姜竹想着出门前沈青越提的要求,重复道:“我要四尺大小的熟皮纸,一张不超五文钱,这个价位内最好的纸。”

&esp;&esp;伙计愣了下,心道要这么具体吗?这么具体咋不早说?

&esp;&esp;一旁的掌柜也忍不住看了看他。

&esp;&esp;伙计默默算了下,一刀纸七十张,一张五文,就是一刀三百五十文,不超这个价的都可以卖给他,他们正好有一款本地产的熟纸符合要求,一刀三百二十文。

&esp;&esp;“我给您拿,您瞧瞧。”

&esp;&esp;掌柜拦住他,又打量了姜竹一次,确定从前没见过,“慢着,小兄弟,笔墨你要哪样的?”

&esp;&esp;姜竹想着沈青越教的,再结合刚刚伙计介绍的,选了两根细笔,两根儿中号的,还有一根儿大号的。

&esp;&esp;小笔要狼毫,中号要兼毫,大号的要羊毫。

&esp;&esp;墨……

&esp;&esp;姜竹看不出这些墨有什么区别,都挺黑的。

&esp;&esp;他说:“再要一块儿油烟墨。”

&esp;&esp;沈青越说,油烟墨适合画画,松烟墨适合写字,他们要买油烟墨。

&esp;&esp;掌柜听乐了,算盘都不打了:“只要一块儿?”

&esp;&esp;姜竹点头,“一块儿。”

&esp;&esp;伙计情绪开始低落,得,白忙,雇这位来的人也怕也没什么钱,他语气开始有点儿应付:“咱们店的墨不按块儿卖,您最少得来半斤。”

&esp;&esp;姜竹:“半斤?!”

&esp;&esp;既然能称重卖,干嘛非要按斤来?这又不是整个的瓜,怎么不能按两卖?

&esp;&esp;姜竹通情达理:“那我要半……一两吧。”

&esp;&esp;“…………”伙计:“人家都是一斤买呢,买得多还划算呢。”

&esp;&esp;然而出门前沈青越特意嘱咐了,他们是为了赚钱,要控制成本,不能让设备压了太多预算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