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人的表态了。
&esp;&esp;黄大人略一犹豫,心中也已有了决断,此时除了寻人之外,他最想做的是见一见谢六姐,但除非他日后不打算回朝廷了,否则还是寻人为第一要务。他沉声道,“应当就是此人!这人犯叫做陆平,身高五尺余,面黑,留有髭须。他是海贼汪氏留下的余孽一员,正如诸位推断,是久惯杀人放火,刀锋铳头第一流的亡命徒一个。”
&esp;&esp;“这陆平的来历,说也辗转,汪氏数十年前纵横浙海,传闻留下了无数宝藏,被处斩之后,诸多义子散于各处,留下不少传承,如今各奉其主,有些在鸡笼岛郑家手下做事,有些去了南澳,在林家手下,汪氏还有一名义子胡春,这些年来盘踞在东瀛列岛外的琉球国左近,本来也和我们各不相干,但他自知此非长久之计,想要辗转投入建贼麾下,与建贼贸易。由于建贼和倭寇海盗很少打上交道,他便拜上了辽东巨贾黄初阳,经由黄初阳指点,要来浙江道取走汪氏当年留下的私藏,作为给建贼的见面礼。”
&esp;&esp;“而陆平便是由胡春派出的干将,他和弟兄一起,从私港上岸,悄然取走了私藏中最要紧的物事,只是此时被本地兵将发觉,双方短兵相接,其余人束手就擒,陆平侥幸走脱。那几个海盗经不住严刑拷打,吐露了来龙去脉,此事非同小可,便惊动了浙江道镇守太监——”
&esp;&esp;说到这里,黄大人不免起身向浙江方向拱手,肃然道,“王知礼王大珰,王大珰深明大义,当即派出我等七人分头追索陆平,无奈陆平也是个狡诈诡谲的人物,这几个月来,虽然浙江道私港均被捣毁,他不得登船,却设法逃入了福建道境内。此人身系一国平安,万万不能让他走脱了去,还请各位兄弟相助,将他擒拿!”
&esp;&esp;他这番话是有意说得复杂,什么汪氏、郑家、林家,别说听了,看都看得眼晕,果然,这群买活军的年轻人虽然个个精悍,对外间的事体却是所知不多,谢向上还问道,“那个人到底是叫王知礼还是叫王大当?大当是他的外号?”
&esp;&esp;这些官面上的讲究,连解大胡子都不清楚,也难怪他们全然无知了,好在买活军众将也不介意,又见黄大人说得这样严重,听了他的话,各自低声议论了一番,张局长便对黄大人说道,“既然是和倭寇、建贼有关的事,便不是我们能够做主的了,我们会如实汇报给六姐,你再等几日,看看六姐处如何发落。不论如何,这个陆平是个杀人的熟手,如果滞留在我们买活军治下,也是一大隐患,我们也会试着找找这个人。”
&esp;&esp;黄大人想求见谢六姐的目的无形间也告完成,虽然陆平已走脱许久,两人此时起码差了两个月的行程,但此时的追踪就是如此,黄大人追得慢,但陆平倘若只有一双脚,他走得更慢,又是春雨季节,还要防范官面上的人物,两个月很可能还没走出闽北群山呢。因此黄大人并不在乎这么几日的耽搁,闻言忙拱手谢过,众人便张罗着收拾包袱回城,谢向上对黄大人说道,“没有耽搁太久,下午上课还来得及,不过黄大人——”
&esp;&esp;他话头一转,忽然笑了起来,“你是被我们绑来的,身上未有分文,这餐宿食费,你打算怎么支付那,也为我们做活来抵么?”
&esp;&esp;第71章 谢向上作茧自缚
&esp;&esp;两军交战, 尚且不斩来使,按说黄大人怎么也算是衢县那边的头面人物,就不说好吃好喝地款待着, 也不该叫一个半软禁状态的使者自己去做活。他的身份根底刚才已是交代明白了, 是浙江道镇守太监王知礼的门路, 只要对此时的官制稍有了解,便该知道王知礼的权势是多么滔天, 买活军倘若想和衢县贸易, 那就非得结交王知礼不可。
&esp;&esp;至少, 至少也不能把黄大人得罪得太死——倘若能追回陆平, 彼此结下了这份交情, 待黄大人返回王大珰身边美言几句, 实在是彼此都有补益的好事, 至少在朝中议论该剿还是该抚时,便多了一个自己人为买活军说话不是?
&esp;&esp;谢向上不是个完全没有政治素养的兵士,他这话不过是和黄大人开了个玩笑——他对黄大人是多少有些善意的戏弄的, 数得出来的便是几个,为黄大人买了口味太咸的卤粉,而自己吃着那松软酥香的烤饼,中饭时也有意夺走了菜汤去拌饭吃,这些黄大人可都记在心里, 这话也不过是要让黄大人微微发窘, 不得不承认身上的确没有银两, 要和他们商量着赊欠几日而已。黄大人能够会意,但心中却又不同的想法, 欣然道, “若是要做活, 那也没得办法,便只有做活来抵了?——可有什么适合我做的活?”
&esp;&esp;他这样说,谢向上倒是窘在那里了,轮到张局长、许科长幸灾乐祸地笑起来,许科长对谢向上道,“向上,你抓瞎了吧?早说了,徒逞口舌之快,没什么好处。他若是去做活,你不还要跟在一旁看着他,还怎么偷闲看书?”
&esp;&esp;他们这些军士,随口都是‘口舌之快’这些文雅的典故用词,但另一方面却又很不文雅,黄大人已发觉买活军这里,只有名,没有字,而且也不用别号、尊号,大家彼此称呼只有几种,不是叫职务就是叫姓名,和外头那复杂讲究的礼仪截然不同。
&esp;&esp;谢向上也有些后悔,张着嘴挠了挠后脑勺,但没有办法,话既然说出口了,也只好一路上给黄大人介绍他们这里的工作岗位。“我们这里的军岗、吏岗你自然是不能做了,都是要通过考试的,便是民岗,通过考试之后一日也有25文,没有通过的,便只得20文。”
&esp;&esp;“贵客你住的那是好房子,一日便要15文,三餐,你吃的那卤粉2文、馄饨2文,中午两菜一汤,算我和你匀,那也要5文,晚餐再5文,这里是14文了,你若找不到一日30文的岗位,便还是倒欠我们。”
&esp;&esp;他满脸的晦气,试图说服黄大人干脆破罐子破摔,等衢县这里来使者为他捎银子,不过是几两银子,便可在许县住好几个月了。但不料黄大人却很有自食其力的精神,不拘做多做少,总是要试着去做一做,“有什么一日30文的岗位呢?”
&esp;&esp;30文的岗位,多数都要通过考试,20文的多是粗活,第一个便是现在大量在招工修路、建房,由于黄大人没修过路也没建过房,只有力气还可以,便只能去做些搬运的粗活,第二个则是在新开张的摊贩处打个下手,那些开张多年的脚店都有自己的学徒伙计,目前倒是暂都还不缺人手。
&esp;&esp;黄大人说自己会写字,能帮忙记账,谢向上笑道,“是呀,但城里的识字班没停过,如今这些店里的伙计自己都能记账了,便不像以前那般,缺个识字写字的人,而且贵客你也只能做几日,他们是不收这样的工的。”
&esp;&esp;如此说来,黄大人连去城门口当门丁都是不得的,因为门丁要登记入城人口,有时还要验看身份,而且要会说本地的土话,他浑身的武艺,竟仿佛没了用处一般,一时不由大是萧然,还是经由张局长说情,让他在城门口帮着做些维护秩序的工作,冲抵食宿。谢向上因此不得不跟黄大人站城门,风吹日晒的,令他大觉晦气,埋怨黄大人道,“哪还有贵客这般不会享福的。”
&esp;&esp;黄大人咬了口芝麻烧饼,倒是颇为淡然,问道,“我们中午吃什么?”——他早严正抗议谢向上为了自己方便,老给他买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