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,别吃着医院那猪食一样的面条,还稀里呼噜的仿佛很美味——若不是他生得实在好,难以想象这样的郎君怎会有小娘子愿要,一定是个老大难,离了敏朝那盲婚哑嫁的环境,他必定是讨不到老婆的。
&esp;&esp;她现在还是一心在想,该做什么生意——十三娘带来了两万两银子的本钱,还有一帮人马,但她知道自己贸然是不好做粮食煤铁的生意的,在这门生意上,两万两银子实在是手笔很小,掀不起风浪不说,来往的利润也很薄,必须是大本钱投进去才合适。
&esp;&esp;大本钱有大本钱的生意,小本也有小本的生意,有些生意利润很高,譬如餐饮,做得好也是日进斗金,但能容纳的本钱很小,而有些生意看着利润薄,但很长远,而且能容纳很多本金,这种生意是专给范家本家这样的大商家做的,他们的钱很多,小本生意利润虽高,但容纳不了那么多本钱,整体来看完全是浪费了操持这门生意的掌柜,大生意看似利润薄,可本在这里,做一手就是成千上万两的利润,这要开多少餐馆才能赚得回来呢?
&esp;&esp;要做大生意,需要家里出本钱,那她就要做出一些成绩,才能说服族里,甚至必要的时候需要借买活军的势,十三娘想的是乘买活军这里商业昌盛,至少要从两万两翻出个十万两的身家来,才好向家里开口,如今在云县这里也住了半个多月了,她这样乱走乱问,不知会不会引起更士的注意,十三娘准备先在云县做一两手生意,有了经验,再往各处去行走,寻找商机。
&esp;&esp;一上午的课程,对十三娘来说是很轻易的,她各门功课毫无疑问都是独占鳌头,可惜的是,武十三郎早从扫盲班毕业了,现在去读医生的专门学校,专门学校的学生,是不太有课程和十三娘这些通科的学生交叉的,否则十三娘定能压他一筹。
&esp;&esp;十三娘还是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寻摸生意上,下课之后,她买了份报纸,走到海边的小食店里,要了一碗炖罐面,加一碟青菜、一个荷包蛋,乘着等上菜的功夫,又抖开报纸仔细地看着广告页面,认真地思考起了自己的生意。
&esp;&esp;遍地都是商机,云县这里,钱何止是淹了脚面,感觉都快把人给淹没了,想要赚钱实在再轻易不过,但是……什么生意最适合自己起步呢?
&esp;&esp;第303章 新生活带来新生意
&esp;&esp;云县这里的生意, 的确和外头是不同的,在十三娘的观察里,许多在京城和老家普遍的工作,在这里却根本就不存在, 就好比说仆人——仆人原本是所有城市中占比甚多的人群呢, 但在买活军这里,便完全是不存在的。
&esp;&esp;在京城也好, 老家也罢, 只要一次性能拿出十两银子, 一个月能给上二三百文的零花,再管上一个人的饭, 那么, 这样的家庭就有了买个仆人的条件。仆人可以睡在箱笼上,睡在桌上、凳子上, 到了夏天能睡在庭院的竹床上, 又或者是月门洞里, 墙上开凿出的一个小楼梯间里,大体的说来, 住不会是很大的问题, 实在不行, 找个地面给他们睡也是常有的,每个仆人都能有自己的床铺,这连宫里都办不到,宫里的低等宫人睡的也都是大通铺。
&esp;&esp;吃的话,再简单不过了, 吃主人家的剩饭就是了, 穿主人家的旧衣——财势人家一年会给家里的丫头小子们裁一两套新衣, 让他们跟从出门时穿,这大概就是仆人最贵重的财产了,若是无缘无故地污损了新衣,是要遭罚的。
&esp;&esp;养上这样一个仆人,一年的成本实在是不高的,便是慷慨的主家,也就花销个二到三两,一般一年收入能有个二十两左右的人家,家里养上一两个仆人,那是有必要的,仆人能帮着做些粗活,把主母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。
&esp;&esp;不然,家里的女主人要照管子女那就做不了饭升不了火,洗晒被套就要花一天的功夫,无人帮忙的话,会形成一个悖论,那就是对于一个稍微讲究一点干净,也不愿老吃夹生饭,手脚还比较慢的人来说,哪怕是不去想吃的穿的从哪来,只是说生活起居的话,一个人的劳动力,甚至也并不很足以解决她自己当天的衣食住行。
&esp;&esp;这就是穷人为何总是想成亲,女娘也多数都要嫁人的缘故了,两个人合成一家,首先在家务上,一个人也是做,两个人也是做,三、四个人,差得都不是很多。那么,一两个人的劳动,可以解决三到四个人的衣食住行,余下的人便可以出去做工,换来柴米油盐,让生活得以运转起来。穷得买不起仆人的,就要通过婚嫁来解决这个问题,而那些稍微有些家产的人,他们便可以雇仆人来做。
&esp;&esp;十三娘来到买活军这里之后,因为买活军这里的缺失,这才回头去审视京城的人口构成,她发现仆人的人数,其实要比平民还多些,一百个人口里,若说十个是富贵人家的话,为他们服务的仆人至少要有五十个——这还是往少了算了,实际上,大户人家仆从过千的也很多,常驻府内的便有数百人了,还有在庄子上的管事、奴仆们,这些都还没有算佃户,如果算上佃户的话,在人身上依附富贵人家的人口,甚至有可能过万呢。
&esp;&esp;按照她学来的阶级论,这些人口,十三娘觉得都可以算是奴隶阶级,平民大概只占了四层,而且随时都会跌落到奴隶阶级里去,或者,他们为了攀附贵人,有时候还会主动放弃良籍,只是为了成为大官人的心腹。
&esp;&esp;这样看的话,在买活军这里,大概有一半的人口,是忽然间被释放出来,成为平民的——买活军这里,目前可以分辨的人群只有三种,由于十三娘还没有观察到任何一种人,能凭借自己的身份享受什么特权,所以她还没有给他们划分阶级。
&esp;&esp;这三种人群,其实也是从职业来划分,第一种,农民,第二种,商户,第三种便是买活军的雇工——虽然说士农工商,但买活军这里,工户一般受聘于官府,或者是被商户聘请,十三娘便没算他们。
&esp;&esp;农民的日子,千百年来都差不多,如今有了高产稻,是他们最好过的一段时间,这个且就暂不说了,和农民是没有什么大生意好做的,多数都是规模很小的零售生意,一个货郎大概就能走遍好几个村子了,十三娘先不去考虑他们,农户一般都和县城里的老商户做细水长流的买卖。
&esp;&esp;城里的商户和雇工呢,他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变化的,因为买活军几乎已经在事实上完全消灭了奴隶——首先,谢六姐作为买活军的最高首脑,她本人很长一段时间,生活是完全自理的,现在她也不过只有两个勤务兵而已,这一点曾登上过报纸,买活军这里是人尽皆知的,这就带来了一个结果,那就是买活军这里的住民都明白,如果你没有比谢六姐更有身份,那么你就不该收用两个以上的仆人,说难听点,你算老几,能越过了六姐去?
&esp;&esp;其次,对一般的百姓人家来说,仆人的成本要比以前高——不说发给仆人的钱财,你占用了买活军的人口,那就要给买活军交钱,一日十文,一个月三百文的成本,这是逃不掉的。然后还要按25文的最低价来付给仆人工资,要给他们准备住处,否则,他们凭什么跟你干?钱不如外头的多,连一张床都没有!别说你有身份文书,这里是买活军的地界了!大家都是活死人,敏朝的文书可管不着!
&esp;&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