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01节(2 / 4)

唯物主义者,他的神在宇宙初始呆着,而且对信徒并不care(又一个弱点,大部分宗教都会宣扬神对信徒的特别眷顾,知识教反其道而行之了),所以,这世上不会有任何神棍能蒙骗得了他。这个信徒还会爱好学习,充满质疑精神,随时准备推翻前辈的科学理论,爱好考试,喜欢探索游历,热爱学习……这就是谢双瑶梦寐以求的搬砖工和探险家啊!

&esp;&esp;徐子先也深知这一点,他虽然不太牵涉具体的政治事务,但却是务虚领域的大权威,毕竟身兼多教之长,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,而且,徐子先也证明了自己的素养,他对政治教材的催促,证明了他在这件事上超越谢双瑶的先见,谢双瑶是个听人劝吃饱饭的人,她很重视徐先生的意见。

&esp;&esp;“他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了。”他说,“其余人的考卷,和他几乎无法比较。”

&esp;&esp;的确如此,这个人的才华,禀赋和性格,恰好在这个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。那么,基础文本和架构就算是定下来了,徐子先问,“六姐打算给他什么职位,多少编制呢?”

&esp;&esp;这问得很有讲究,牵扯到谢双瑶对这个白手套的态度,究竟是亲密、疏远还是力求低调,也关系到莫祈平将会得到的资源和帮助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莫祈平设计的教派越传统越反智,他能得到的资源自然也就越少,所以,他倾尽全力设计出了这么一个完全说得上是体面的教派,甚至于徐子先都觉得,如果不是‘如非必要,勿增实体’(谢双瑶提到过的定理),就是把知识教摆到台面上来,或许都没有什么不好了……

&esp;&esp;“啊,只有他一个人吗?”

&esp;&esp;谢双瑶倒是有点吃惊了,她重新伸手到考卷队里搜索翻看了起来,一边翻看,一边漫不经心地说,“只有一个人做统领,那不就成了天然的大巫觋了吗?这怎么行,真神在世,无需巫觋代言——至少,不该有大巫觋的存在吧。”

&esp;&esp;“六姐说得是!”徐子先也是精神一振,忙道,“老朽也是落入窠臼了——委员会是个好东西啊!壕镜那三名女教友,文章也做得不错,只是稍差了些积累,天赋是有的。还有楚道士、张尼姑——”

&esp;&esp;“确实,大小相制,派系交错,不来七八个人那怎么行?莫祈平地位可以稍微特殊一点,但他那是占了经历的便宜。”

&esp;&esp;谢双瑶边说边在考卷上批红写注,她给马丽雅做批注,【有天赋,多学习可以超越莫祈平!】

&esp;&esp;给楚道士做批注,【有敏捷,你是汉人,多学习莫祈平的范文,可以超越洋番!】

&esp;&esp;给张尼姑做批注,【有视野,你是汉人女娘,多学习将来可以超过他们所有人!】

&esp;&esp;……一边写,她一边嘿嘿笑了起来,“互相帮助,互相学习嘛,绩效考核,竞争上岗,委员会不设主席,重要事项可以直报给我——我不需要白手套。”

&esp;&esp;徐子先要说出口的话,被她堵在前头,不由得叹了口气,欲言又止,谢双瑶一边写字一边满不在乎地说,“就让后世编排我吧,我就自相矛盾,一边喊着不迷信,一边传播宗教了,又怎么着?政治人物一向是虚伪而且双标的——又当又立是我们的拿手好戏。”

&esp;&esp;“我当然也不例外了,”谢双瑶扮了个鬼脸,“但至少我还相当的坦率,该我的锅,我不会推给别人来背。”

&esp;&esp;这样做并不明智,但是,“我觉得这样比较爽快!”

&esp;&esp;第402章 不能错过的东西(上)

&esp;&esp;滚滚浓烟从山的另一头升起, 染黑了淡蓝色的天空,光是看着这股烟,仿佛就闻到了浓浓的焦糊味, 这股浓烟气势汹汹, 和这个季节常见的烟柱不太一样, 也让驻足查看烟雾的帕有些不安起来了,他对自己的连襟说,“是那帮汉人引起的火灾吗?”

&esp;&esp;他说到汉人时, 用的发音就是一模一样的汉语拼音, hanren——这是因为在这个村落的方言中, 没有对这个种族的词语, 于是他们就直接沿用汉人对自己的称呼。这个村落, 还有附近的十几个村落, 说的都是口音很重的占语,而且因为他们不去国都朝觐已经很久了,一百多年下来,双方的交流也变得有些困难,只是勉强能够听懂。

&esp;&esp;这些汉人们, 是百年来这里罕见的新访客,一般来说,村落里一年也就来上两次客人,带来少量的盐巴, 换取很多的粮食和肉干,村里人要用十斤肉换一斤盐,这个价格是昂贵的,但是,很少有商队愿意冒险来村子里, 而村子也不是很情愿组织人手去国都——很多人走出村落就再也不会回来了,到底是死在路上还是去了别的村庄生活,也不会有什么答案。

&esp;&esp;虽然村子距离王都也就是五天的路程,大概一百多li——里也是个新鲜的概念,村人不用这个说法,他们没有长度概念,而是用脚步、日程来丈量距离。但是,这个村落和外界几乎没有什么联系,他们过着封闭的生活,主要和临近的四个村落通婚。

&esp;&esp;在耕种上,他们采取的也是南洋最传统的刀耕火种:先用石刀把草木砍伐下来,堆在相中的空地上,随后将这些燃料全都烧掉,被烧过的土地很松软,就不必再翻地了,直接在这上头撒种子。

&esp;&esp;撒完种子之后,就不必再管了,大丈夫在等待成熟期间,要出面组织男人们去寻找下一块耕地,剥掉大树的树皮,等上一年半载,等到大树枯萎,同时也收获了上一批的作物,这时候再开始新一轮的刀耕火种——刀耕火种是相当简单的耕种办法,不需要施肥,一般来说,一块地种一年就抛荒十年以上,所以这里一个村落要占据小半个山头,山头里适宜耕种的土地是不多的,只有这么大的领土,才能保证每年都有耕地可以烧。

&esp;&esp;也因为如此,这里的村落和村落之间都隔得不近,过于接近的话是要打仗的,就算已经划分了各自的领土,战争也不时要发生,尤其是好的年景——连续几年的好年景,生下了过多的孩子,也都养活了,这就意味着十年后不可避免地要和临近的村落发生战争。

&esp;&esp;粮食不够吃了,亩产量又不高——刀耕火种是种一得二,五十斤种粮,得到一百斤粮食。当人多到野果和野兽也养不活的时候,战争就完全是一触即发了,临近的村落或者联合起来去抢掠更远处的敌人,要么就彼此寻仇,互相攻打,最后的目的是很明显的,那就是消耗掉多余的人口,吃饭的嘴巴变少了,男人、女人都死得差不多了,和平也就重新降临了。

&esp;&esp;但是,今年以来,生活不再像是从前那样了,首先,帕这个村落交好的大城寨‘大榕树下的三寨人’,得到了上神的垂青,收到了足足一大口袋的盐巴!还有更珍贵的,一大口袋雪花一样轻盈又甜美的砂糖——帕这个村落的人当然也喜欢甜味,不过,甜味也意味着危险,每一次去采野蜂蜜都会有人交代性命,野蜂是很毒的东西,而且蜂窝往往很高,采蜂蜜是很危险的活计。

&esp;&esp;他们偶尔也会用一些有甜味的作物熬糖浆,但不可能太多,耕地是很宝贵的,而且种甘蔗相对比较麻烦,帕他们只是用野甘蔗来熬糖,得到大块大块的褐色糖块,这是村子里很珍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