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48节(2 / 5)

慧的幼子狗獾。只是几句话,这些人中已经有一多半逐渐明白过来了,大妃也耐心地进一步解释给不明白的人听。

&esp;&esp;“从辽东到欧罗巴,远吗?可鞑靼人的传说中有记载,四大汗国最远已经囊括了欧罗巴,鞑靼人的战士,也去到了欧罗巴的土地撒野,对我们马上的部族来说,再远的距离也只在马蹄之间。”

&esp;&esp;只是一开口,就知道她是多么好学了,在这帮骑马的汉子中,能知道圆朝,明白它和现在鞑靼人的关系,就不算是完全的莽夫了,如果还能听明白大妃的话,晓得四大汗国和圆、黄金家族的关系,那简直可以说是博学的读书种子,连童奴儿都会高看一眼!这会儿,他的眼光在子侄们脸上掠过,在四贝勒脸上停留了一会:这是个会说汉话的儿子,还会读汉人的史书,他是知道四大汗国的……老四的确不错,是这一代难得的书生,马上的功夫也没落下。这几年没少在暗中兴风作浪,给大贝勒使绊子,要不是买活军的压力实在太大,建州已经经不起一点变动了,自己也不会一直压着他,重用老大……

&esp;&esp;“确实!咱们的祖先也是颠沛流离,四海为家,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,也就是这么几十年间的事情!”

&esp;&esp;这是个发家没有多久的势力,大多数重臣都还有儿时或父辈四处迁徙的鲜明记忆,他们是过过苦日子的,当然了,没有一个游牧民族不渴望安顿下来,但一旦局面有变,他们也是最务实的。不少大臣已经出声赞成大妃的观点了,这也让她脸上浮现了一丝笑意,进一步分析道,“要打过去,这不困难,鞑靼人也是从漠北草原出发,靠着马蹄跑到了欧罗巴,要守住一片土地,那才考验真功夫了,鞑靼人打去欧罗巴,却没在那里建国,就是建国了,也不顶事——鞑靼人不会当家!他们啊,就是一股蛮力,没有脑子!”

&esp;&esp;这略带嘲笑的话语,立刻引起了一阵低低的哄笑声,因为建州人认为他们是精明的——至少要比鞑靼人精密得多,不知不觉间,聆听大妃讲述,完全禁入了角色的大臣们也变得更多了,大家似乎都开始认真地掂量起了迁徙去欧罗巴的利弊。鞑靼人当不了家,建州人呢?先不说迁徙、打地盘的事情,建州人能不能把自己打下来的地盘守住呢?

&esp;&esp;“这鞑靼人啊,只要离开了草原就有点不好使了,他们的汗国就没有能持久的,咱们建州人聪明,能当家,也重视农务,和鞑靼人不同,说不准还真能当好一个小国的家——在辽东,买活军过来掺和之前,咱们不就干得不错吗?”

&esp;&esp;大妃的几句话,也给大家鼓了劲,因为这说得很实在,盛京这,不往远了说,五年前都还算是欣欣向荣呢,实在是买活军实在太妖孽了,没法做对手,只能换个地方玩耍,“就有一点,狗獾给老汗写信,说他在买活军那里,也交了传教士朋友,听他们说,欧罗巴内旮旯,当王的都是祖辈的兄弟,不是他们的贵族不给当王,虽然彼此也打仗,但我估摸着,要是咱们过去了,站住脚了,他们也得联手对付咱们。”

&esp;&esp;虽然还没过去呢,但众人的眉头已经皱起来了,大妃说得有道理,建州部落也是这样,时而联手,时而征战,为的都是利益,这要是鞑靼人来抢建州的牧场了,之前还拌嘴的建州部落也会立刻联合起来,一致对外。“这不好整,在人家地头上呢!”

&esp;&esp;“可不?他们人多势众,要是没有买活军的红衣小炮……千万里的跋涉,也只能过去抢一把,那可就不划算了。”大妃也是深以为然,她又用崇拜的眼神,仿佛心悦诚服地望向了老汗,“要不说老汗的智慧深呢?老汗一句话就把道理给说透了——要是买活军肯帮忙,欧罗巴就可以去,买活军不帮忙,那咱们就走不了那么远,只能另找地儿。”

&esp;&esp;另找什么地儿呢?大家都好奇了起来,当然,也好奇买活军肯不肯帮他们一向冷待的华夏建州百姓——瞅着大妃那胸有成竹的微笑,还有老汗含笑频频点头的赞赏模样,大家就知道,大妃大概已经猜到了老汗的心思,而脑子动得快,嘴巴也快的子侄中,已经有人嚷起来了,“通古斯!海参崴!我说老汗怎么打发汉人庄户过去开垦,还给拨下钱粮呢,原来是早有准备了!”

&esp;&esp;他这说的是三年前开始,童奴儿颁布的一项政策:建州的地盘在不断的萎缩,治下的汉人也在不断减少,但他们毕竟曾是辽东霸主,还是有很多汉人我跟随着他们,似乎也并没有逃走的意愿——你不用去猜测原因,大概是胆小,或者是一动不如一静,也或者是做久了包衣,和主子产生了感情,不愿回到汉人的地方去,或者是家小的牵绊……

&esp;&esp;总之,他们还是建州的臣民,有些还是汉八旗的一份子,但建州这里,地盘小了,农庄有点不够分,得给这些人找个饭辙,还有一点,这些人有些是老汗女婿的旧部,在女婿叛逃之后,地位也很尴尬,留在盛京附近不放心,但要安置去别处,却有点儿无处可去,童奴儿便下令让他们骑马去通古斯,在那里寻找耕地,他们也给发口粮、种子,让建州八旗的主子分了两个老实的陪着过去开荒。

&esp;&esp;这会儿的通古斯,还是无人区,罗刹族压根不来的地方,比辽东还北,不算什么好地界,日子过得艰苦,把这块地方给汉人,没人会不满,至少比把汉人安排回老家好吧,老家那是混不下去了退回去的自留地,可不能让汉人不知不觉间占去了!

&esp;&esp;当时,大部分人也只以为老汗是找个地方安排这些汉人,可现在看来,老汗的确老谋深算,那时候就开始给自己留退路,留地步了。众人都用钦佩的眼神看向了童奴儿,童奴儿也有些欣慰,他轻轻地点了点头,就势接过了话头,“通古斯,大家都觉得是鸟不拉屎的地方,可买活军的地理书怎么说的?资源宝库!说通古斯的矿产多着呢,种田也行,只要有人能修路,矿产、粮食源源不断,都能卖得出去——”

&esp;&esp;他拉长了声音,暗示着这句话有多层意思,这一次,大多数人也都恍然大悟了:只要有人能修路,买活军最出名也最擅长的,不就是修路?!

&esp;&esp;“哎妈呀,这有道理啊,通古斯可比欧罗巴近多了——但离这地图上华夏的疆界又挺远!”

&esp;&esp;二贝勒也兴奋了起来,接口说着,“去通古斯可不用买红衣小炮,也不用操心运到欧罗巴去,那太虚了,光想就冒冷汗。”

&esp;&esp;他使劲摆了摆手,表示对这个艰难计划的种种顾虑:这么说其实也不无道理,实干的人才,才能考虑到这些。通古斯在地理上的确距离华夏很远,几乎是隔了一整片草原——从地图来看,后世的华夏好像也没有把全部草原都囊括进来,至少漠北草原有一大片就不属于华夏,这让人挺纳闷的,但对建州人来说是个好消息,因为地图上的华夏边境和通古斯之间就隔了一个漠北草原,买活军要是有意外扩,肯定也得先折腾漠北,远交近攻,通古斯能安稳很长一段时间,足够他们在通古斯扎根了。

&esp;&esp;“这鸟儿过冬,先找繁华的地方,可要是主家不能容,就找片富饶的原野也行。”大贝勒也用有些挑剔、委曲求全的语气说,很显然,他也比较偏好这条路线,可行性更高,而且,通古斯和建州的老家有一片是接壤的,那就不算离老家太远,不用离家太远这也是好事。“通古斯挺好,近,而且土地也富饶,奴达海给汗阿玛写了信,夸赞通古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