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老家……这全都是后头打下来的……”
&esp;&esp;“什么?”囡囡一时还有些没明白,吃惊地问道,“后头?”
&esp;&esp;“对,后头,传承到南边那个谢六姐的后头……”
&esp;&esp;当然没有任何人教导读图,而童奴儿本也不能从地图上的形状,对上现实中的疆域图,但是,伴随着这段日子以来不断的捉摸,他终于学会看地图中对于地形的表示,并且天才地根据高山、河流,把地图中哪儿是哪儿给对出了个大概,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游移着,为囡囡划分出了现在的敏朝大概的疆界,“瞧瞧,你瞧瞧,就这么一点儿,小一半的地,都是之后的那个王朝给打下来的,又传了不知道几代,才传给了谢六姐所在的那个华夏……”
&esp;&esp;小儿子虽然聪慧,但没有前因后果,看图的机会也不多,理所当然根本听不懂童奴儿的话,他迷惑而又有些惊慌地看着大汗,童奴儿却是根本都不在意,只是不断地摇着头,自顾自地絮叨着心中的想法,他也有太多的念头想要诉说了。
&esp;&esp;“你看,囡囡,这么大的地方,那都是现在的敏朝没有的呀,这个后继者,这个后继者它立了大功呀!它是有功的,光复了汉人都管不到的地方,把国土给扩得多大啊!这要是还给敏朝管,华夏得衰弱成什么样子呢!”
&esp;&esp;他昏黄的眼睛里,射出了货真价实的自豪,喜不自胜地欣赏着那广袤的领域,嘟囔着谁也理解不了的话,“我知道的,我都能感觉得到,谢六姐想方设法地藏着,她不肯说,可我知道,如果没有她,得了天命的人是谁……了不起,了不起呀!真是英雄好汉,办到了这么大的事儿,打下了这么大的江山——史书上该怎么赞誉啊!这可不是什么英雄都能办到的事儿!”
&esp;&esp;但是,这种自豪,很快又转化为了货真价实的失落和惶惑,童奴儿的体力也有些不支了,他流露出了要躺倒的意思,幼子和侍女立刻上前帮忙,在一群人来回穿梭的繁忙中,他慢慢地躺了下来,望着帐顶,无视了身边那低声又担忧的对话,而是不解地自言自语了起来。
&esp;&esp;“可是,可是为什么呢……”
&esp;&esp;“为什么谢六姐还是汉人,还以华夏自居呢?明明是,明明是我们建州女金人得的天命……为什么谢六姐还这么看重华夏,没有半点女金的痕迹呢?不应该呀,说不通的呀……”
&esp;&esp;“难道……”
&esp;&esp;他突然又恐惧了起来,童奴儿硬生生地打了个激灵,他似乎明白了什么,几乎是刹那间便激愤了起来,可还没等这激愤到达四肢百骸,却又被无奈、遗憾给冲垮了——童奴儿祖祖辈辈都仰仗汉人,为汉人做打手去打土默特,他当了许多年汉人的狗,这才终于扬眉吐气,带着自己的族人混出了一点人样。虽然在临死前,他又落魄了下去,这一次是想当谢六姐的奴才都不可得了,但童奴儿并没有丧失自信——他不觉得自己输得丢人,人不能和神斗!
&esp;&esp;也是因此,当他推测出了另一个历史的面貌时,他是那样的振奋,当他观摩着这张地图,发现了更多的线索,他是那样的骄傲,这一辈子他没有混日子,毕竟是办到了一点事情,为日后的天大基业打下了基础,他有资格骄傲。汉人周边的土番种族多了,能混成这样的又有几支血脉?女金人打从千年前开始,几经沉浮,就属他们这一支混得最好!
&esp;&esp;但是,也正是因此,当他发现了历史的真实时,他又是这样的绝望,这样的束手无策——就算女金人取得了天下,这天下……说的依然是汉话,讲究的依然是华夏,谢六姐就像是一面镜子,老汗从她身上窥见了历史的种种痕迹,他无法自欺欺人——女金人的血脉统治了天下,可是女金人的文化没有,从谢六姐的言行举止来看,理由只有一个:那就是他的继承人们,为了能坐稳天下,主动放弃了女金人的风俗习惯,放弃了语言,放弃了女金人之所以成为女金人的一切,从政治到文化,全都主动进行了汉化!
&esp;&esp;将来建州的天下……依然是汉家的天下!女金呕心沥血打下的疆域,还是归于汉土!
&esp;&esp;说来实在可笑,为了生存,童奴儿多次声称自己是华夏人,甚至还攻讦持反对意见者,仿佛谁不认同建州也是华夏光荣的一份子,他就要和谁拼到底,可当他意识到,随着女金统治全域,女金也终将被全面汉化,彻底融入汉域,真正成为华夏概念的一部分时,他所受的打击又是如此的沉重。他甚至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,只是不断的摇着头,嘴唇轻轻的蠕动着,几乎无声地呢喃着。
&esp;&esp;“不该这样的,不该这样的……明明都成功了,明明都成功了……”
&esp;&esp;“这一辈子,只是为了不想当汉人的狗……只是为了不再受汉人的气……”
&esp;&esp;“明明都办成了……可为什么还会这样……”
&esp;&esp;“不服……我不服……”
&esp;&esp;“大汗在说什么呢?”
&esp;&esp;“药呢?南人给的药在哪里,快看看是不是又烧起来了?那要不要再吃点药?”
&esp;&esp;床榻间的老人呓语不断,家人侍女们奔忙不停,窗纸倒映着屋内穿梭着的人影,很快又逐渐染上了远方的一缕金黄,伴着远处的晨钟鸡鸣,太阳跃出了地平线,世界的运转,从不以一人的意志为转移,天亮了。
&esp;&esp;第722章 先动起来 盛京众人 卫拉特不错的!……
&esp;&esp;“卫拉特……卫拉特可大着哩, 那儿人挺多的,住的也散, 要说过去落脚, 那应当是不难,可要真想生根发芽、称王称霸,怕也艰难, 那儿都是鞑靼人, 部落和部落之间都是亲戚,虽说现在有了卫拉特汗,但那个大汗不过是个虚名罢了,不像是我们女金,三部共尊老汗。卫拉特汗是他们的四部联合推选, 咱们过去落脚, 总得拉一派、打一派吧?拉谁好, 打谁好呢?”
&esp;&esp;“还有一件事——火砲这个东西,在草原上该怎么用呢?这东西沉重,是守城、攻城的利器,可用在草原游击上,似乎就太笨重了——买活军能不能帮上一点忙?还是咱们的儿郎,得靠现有的人手, 靠马上的功夫,硬是在卫拉特找一块草场安身?”
&esp;&esp;“买活军的商队会和我们一起过去,去卫拉特的路上, 我们也能去亲家科尔沁部借兵,顺便把买活军的商队带过去——他们早就想问买活军买绕羊毛的机器了,还有马口铁的盛物……但是科尔沁部尊重建州,也被买活军列入了贸易封锁区域, 科尔沁的王公旗主,早就对买活军的奢物垂涎三尺啦!”
&esp;&esp;这一夜,黄贝勒府中门庭若市,许多有意追随他西去的勇士,不论官职大小,都来探听谈判的进展,听说双方初步商议下来,以卫拉特作为新驻地,以及去往欧罗巴的跳板,这些儿郎们都是松了口气,并且眼见着更加兴奋了起来——虽然问题还是很多很棘手,但至少去卫拉特是可以想象,可以实践的事情,从建州去卫拉特,只需要穿过科尔沁部,经过喀尔喀部就行了,这个地名是建州人很熟悉的,说近不近,但说远真不远,对游牧民族来说,放马跑也就是近一个月的功夫。
&esp;&esp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