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第九百一十三章通明大师——
&esp;&esp;第九百一十三章通明大师
&esp;&esp;韩风扫了这四个人一眼,发觉他们的修为和功力都不在马文昌之下,心里顿时涌出一股豪情,大笑一声,道:“好,你们是一起上还是一个个的来,但无论是哪种打法,韩某都会奉陪到底。”
&esp;&esp;那四个人与马文昌一样,均是这次跟随关羲之一起来的十三个尖好手之一。以他们的身份和地位,原不可能同时向韩风叫战,只因他们很气愤韩风将马文昌震得昏死,都想为“德圣园”找回一些面子,所以才会同时上场。
&esp;&esp;四人听了韩风的话,越发生气,内中一个冷笑道:“姓韩的,你把老夫四人当做了甚么人?老夫四人好歹也是‘聚贤院’里面的高手,岂能四个打你一个?”
&esp;&esp;澄光大师听了“聚贤院”三个字,面色不由微微一变。
&esp;&esp;据他所知,“德圣园”有一个“聚贤院”的所在。能进入“聚贤院”的人,要么是退隐之后的长老,要么是虽然名不见经传,但功力和修为均已达到后天五品以上的高手。
&esp;&esp;像这样的内部组织,一般的武林势力根本就组建不了,通常情况下,能组建这种内部组织的武林势力,需要三个条件,一个是时间,一个是传承,一个是广博的功法。
&esp;&esp;当今天下,能建立这种内部组织的势力,并不多见。虽然一些势力有了类似的内部组织,但与“聚贤院”比起来,无论是高手的数量,还是质量,都差了一个档次。
&esp;&esp;能与“聚贤院”相比的,也只有大梵寺的“天王殿”、昊天园的“浩气堂”、仙堡的“散仙府”、神音阁的“听音轩”,玉清宗的“紫云宫”、上清宗的“灵宝宫”、太清宗的“道德宫”。
&esp;&esp;这些内部组织之中,又以大梵寺的“天王殿”最为神秘和最为强大,因为佛门的大势力只此大梵寺一家,而儒门却分成了两大园,道门更是分成了三大宗。
&esp;&esp;至于魔门,原可以组建不输给大梵寺“天王殿”的内部组织,但魔门多年来一直是一盘散沙,各自为阵,连统一都是遥遥无期,更别组建内部组织了。
&esp;&esp;那四个人既然是从德圣园的“聚贤院”里出来的,修为和功力之高,当是尖的了。
&esp;&esp;澄光大师虽然看出韩风《大悲无上经》的境界比自己的还要高,但也知道韩风一个人也很难对付四个“聚贤院”里的高手,生怕韩风吃亏,道:“原来四位都是‘聚贤院’的高手,贫僧之前倒是失敬了。”
&esp;&esp;先前那人道:“澄光大师,我等久闻贵寺的‘天王殿’大名多年,不知在场的哪些人是来自‘天王殿’的高僧?”
&esp;&esp;话声一落,只见四个老僧走了出去,站在了韩风的边上,双手合十,宣了一声佛号,然后一个个的介绍自己。
&esp;&esp;“老衲守一。”
&esp;&esp;“老衲守智。”
&esp;&esp;“老衲守空。”
&esp;&esp;“老衲守善。”
&esp;&esp;听了四人的自我介绍,先前那人一声大笑,道:“四位大师既然都是‘天王殿’的高僧,我四人倒想请教一番,不知四位大师能否赏脸?”
&esp;&esp;四个老僧没话,都望向了韩风,显然是韩风没有开口之前,他们也不敢擅自做主。
&esp;&esp;韩风暗道:“四个老僧虽然功高,但不见得能胜得过这四个老头儿。我此番的来意,就是想将‘德圣园’的人打发走,如果让他们较量起来,也不知道甚么时候才是一个尽头。”
&esp;&esp;正打算把四个老僧叫下去,然后自己一个个的对付四个老头儿,因为在正常比试的情况下,他未必能赢得了四个老头儿的联手,但一个个上的话,他还是由信心对付的。
&esp;&esp;就在这时,忽见一直坐着的澄光大师站了起来,双手合十,神色显得十分恭敬地道:“澄光拜见师祖。”与此同时,另外几个还坐着的老僧也都站了起来。
&esp;&esp;这一瞬间,殿内唯一还坐着的关羲之,也突然站了起来,双手向外一拱,道:“来人可是通明大师?”
&esp;&esp;只听一个声音笑道:“正是贫僧,记得上次与关老先生相见的时候,还是一百四十多年前吧。”
&esp;&esp;关羲之道:“一百四十多年前,大师当时还是‘大梵寺’的方丈。”
&esp;&esp;通明大师的声音笑道:“没错……”顿了一顿,道:“贫僧已在‘万佛璧’摆下了棋局,不知关老先生可有雅兴?”
&esp;&esp;关羲之见通明大师也被惊动了,知道自己就算出手,也未必有十成的把握赢对方,心念一转之间,改变了策略,笑道:“大师有请,老朽怎敢不从?”
&esp;&esp;“请。”
&esp;&esp;“请。”
&esp;&esp;瞬息之间,关羲之已经消失在了大殿里。
&esp;&esp;关羲之一走,澄光大师便知道自己改怎么做了,当下便把“德圣园”的人请去了宾馆住下。“德圣园”的那四个老头原本想与韩风或者四个老僧比试一番,但关羲之已经被通明大师请去下棋,他们也不敢造次,只能暂时去客房住下。
&esp;&esp;韩风眼见一场风波就此消停,便回到了“莲花峰”,向哈哈大师了刚才的事。
&esp;&esp;哈哈大师听了之后,笑道:“关羲之虽然是‘德圣园’的通儒,年纪也比通明大了不少,但他们一百四十多年前曾经交过手,关羲之虽然赢了通明一招,但当时的通明还不到一百岁,功力差了关羲之何止一筹。
&esp;&esp;如今,通明的功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地步,相对来,关羲之因为到了一定的年纪,功力增长要缓慢一些,此消彼长之下,相信关羲之现在的功力,比起通明来,也只能略高半筹。所以,他见通明出现,也不敢再强硬下去。”
&esp;&esp;韩风想了想,问道:“通明大师的年纪并不算大,他当年为甚么会辞去掌门之位呢?”
&esp;&esp;哈哈大师道:“通明是谁的弟子,你知道吗?”
&esp;&esp;韩风道:“你老好像没有跟我过。”
&esp;&esp;哈哈大师笑道:“我没过,难道你自己就不会去打听吗?”
&esp;&esp;韩风道:“我怎么打听?寺里的人见了我,无论多大年纪,一律叫我一声‘师祖’,我既然是‘师祖’,又怎么好意思去问?”
&esp;&esp;哈哈大师“哈哈”一笑,道:“我就知道你不会去打听的。我告诉你吧,通明的师父名叫苦禅。”
&esp;&esp;韩风听了,心头不由一动,道:“苦禅大师与苦海禅师是甚么关系?”
&esp;&esp;哈哈大师道:“他们是师兄弟。”
&esp;&esp;韩风面色不由一变,道:“这么来,通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