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99章(1 / 2)

&esp;&esp;菱角会趁着天亮,在家附近割草。

&esp;&esp;兔子越养越多,仅仅雅儿自己,已经割不到足够的草料给它们吃了。

&esp;&esp;有鲜嫩青草可吃的兔子,长肉就是快,下崽也快。

&esp;&esp;什么都在有序进行,就像这天下的兴与亡。

&esp;&esp;立夏的一场大雨过后,幸存的赵姓王爷还有四人,将祖宗基业分割成四处小国。

&esp;&esp;几人不愧是亲兄弟,想法都出奇的一致。

&esp;&esp;农历四月初九,立夏后一日,四主称国。

&esp;&esp;消息如春天的杨花,纷纷扬扬传遍这片大地。

&esp;&esp;燕国国主赵卓翊居北,国域狭长,地广人稀,矿藏丰富。

&esp;&esp;信王赵卓容固守中原腹地立夏国,有世家支持,宣称国朝正统。

&esp;&esp;齐王占据东南沿海,以各种珍宝换取粮草韬光养晦数月。

&esp;&esp;八皇子赵卓睿称霸西南,立蜀国,地势得天独厚。

&esp;&esp;百姓最怕的事,终于还是来了。

&esp;&esp;皇帝的儿子刀兵相向,血路相陪者岂止万千?

&esp;&esp;柳承带着东西踏上丰泽镇时,新立燕国的告示刚刚到达白狼县。

&esp;&esp;戴彦璋搔着稀疏白发,坐在书房中一天一夜之后,先遣散了府中各色女子仆役。

&esp;&esp;本想逍遥快活到死,没想到老天爷还是没能让他如愿啊。

&esp;&esp;换上新送来的官袍,于前衙召集官吏议事。

&esp;&esp;临县的何兆笙,看着告示上的鲜红大印沉默不语。

&esp;&esp;对面坐着好友,再也不复嬉笑品茶之姿。

&esp;&esp;“老穆,这回,天下是真的乱了。”

&esp;&esp;“他们赵家这几个,分家就很儿戏。

&esp;&esp;现在啊,想找个深山老林躲着也不行了。”

&esp;&esp;何兆笙摇头叹息,自己的一个决定,怕是真要害了妻子和好友。

&esp;&esp;与新国成立告示一起送来的,是增税征丁文书。

&esp;&esp;“燕北地区本不在征丁范围内,且赋税相应优待,这才留住百姓在此安家生活。

&esp;&esp;这告示一旦下发,我这个县令首当其冲啊。”

&esp;&esp;老穆道:“你愁什么?隔壁县还有个老头呢。

&esp;&esp;他要是有个什么,你才应该担心。

&esp;&esp;想太多无用,还是看看该怎么拟定告示吧。”

&esp;&esp;燕北二县穷,穷到官吏收税都没什么丰厚油水可捞。

&esp;&esp;从上到下都苦哈哈的过着,再增加赋税,恐怕今年开始,就得有人家活不下去了。

&esp;&esp;戴、何二人都着人下发了告示,但是只有他们亲近之人知道,他们都没有按照上级要求征收。

&esp;&esp;戴彦璋是自己掏了棺材本。

&esp;&esp;何兆笙有老穆这个好友在,人生第一次,亲手做了假账。

&esp;&esp;然而二人治下的百姓不知道内情,要增收赋税,要征收壮丁去打仗。

&esp;&esp;百姓怨声载道,只敢背地里咒骂当官的不顾百姓死活。

&esp;&esp;再说柳承,先于县城下发的告示到了丰泽镇。

&esp;&esp;见到柏藿篱时,先是恭敬道谢。

&esp;&esp;“没有柏里正愿意借阅,我们也做不出。”

&esp;&esp;随后面色有些不好意思:

&esp;&esp;“就是成品不好看,这是挑选出来的,还看的过去。

&esp;&esp;请柏里正帮着找找问题。”

&esp;&esp;柏藿篱接过毛笔和墨锭,与这些东西打交道多年,墨锭一上手就知道品质好不了。

&esp;&esp;经过一番又是看又是闻的,还上手试了试。

&esp;&esp;“这墨……是我用过最草率的。”

&esp;&esp;柳承面色微红:

&esp;&esp;“柏里正,你用词不用这么委婉的。”

&esp;&esp;两人相视一笑。

&esp;&esp;柏藿篱又看了下毛笔,嗯,这毛笔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儿。

&esp;&esp;开笔,研磨,取了一张次等纸写上几个字。

&esp;&esp;“这毛笔还行,就是这个笔杆……粗细上适合孩子。

&esp;&esp;你来看我的手,笔杆子细了。

&esp;&esp;而且这个雕花位置啊,别光顾着整体的精美,还要使用舒适。

&esp;&esp;你自己想想呢?”

&esp;&esp;柳承茅塞顿开,难怪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。

&esp;&esp;这批笔杆是六子去梁家之前做的,现在也没有存货了。

&esp;&esp;柳承提起大哥交代的事,问柏里正是否有关于教人种地的书。

&esp;&esp;柏藿篱想笑又似顾及叶柳承面子。

&esp;&esp;“我这里没有,不过大城的书斋有得卖。”

&esp;&esp;柳承脸上都是惊喜:

&esp;&esp;“真的有啊?柏里正,书名是是什么?我该去哪里能买到?”

&esp;&esp;柏藿篱道:“《齐民要术》,咱们燕州啊,不好说,可能得好一番寻找。”

&esp;&esp;柳承蹙着眉:“县城也没有吗?广源城呢?”

&esp;&esp;柏藿篱摇摇头:

&esp;&esp;“这本书,流传不算广泛,比不上经史子集为文人必修。”

&esp;&esp;柳承维持着表情道谢,但眼中的失望之色太过明显。

&esp;&esp;柏藿篱不由得问道:

&esp;&esp;“种地这种事,农人都会的,你们为何不跟村里老人多打听呢?”

&esp;&esp;柳承道:“有问过的,也学到了不少。

&esp;&esp;我想找这本书,是要送给我大哥的。

&esp;&esp;不瞒柏里正,大哥为我们三个弟弟尽心安排。

&esp;&esp;三哥经商,我制笔墨,六弟去学习桃符雕刻。

&esp;&esp;只有他自己,没什么多的选择,只有种地。”

&esp;&esp;柏藿篱:“你说什么?叶福禄去学雕刻桃符??!”

&esp;&esp;柳承点点头,不知道柏里正为何这么失态。

&esp;&esp;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