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壮汉小心翼翼地将他所知道的事情告诉李瑄。
&esp;&esp;当他说一半的时候,李瑄掌握线索。
&esp;&esp;他开始让亲卫将铁矿内的计吏,以及郭达虎的亲信,一些矿兵头目,一一抓起来审问。
&esp;&esp;李瑄准许严刑逼供。
&esp;&esp;丘山铁矿的劳役确实想要逃跑,但也是逼不得已。
&esp;&esp;郭达虎在管理丘山铁矿期间,无比残暴,动辄下令鞭打、杖责劳役、奴仆,只要有不称心的事情,就拿劳役、奴仆泄愤,还经常克扣食物,有时还以不给饭吃为惩罚。
&esp;&esp;每隔几天,就会有一具尸体被扔入二里外的一个沟壑中。
&esp;&esp;郭达虎还说过:要十年之内,填满那个沟壑。
&esp;&esp;前几日,有一名奴仆偷听到郭达虎将官铁私自卖到河西,换取金银,只拿一小部分铁向陇右交差。
&esp;&esp;这名奴仆回头就把这秘密告知其他劳役。
&esp;&esp;天真的劳役们,聚在一起,想以此为要挟,让郭达虎不要动辄毒打他们,让他们像是个人一样。
&esp;&esp;但郭达虎是何许人?
&esp;&esp;他叔父是监军郭全,怎么会惯着奴仆、劳役?
&esp;&esp;他当众处死宣扬他秘密的奴仆,又让士兵毒打其他劳役,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丘山铁矿的王。
&esp;&esp;一群卑贱的奴仆、劳役没有资格与他谈条件。
&esp;&esp;而劳役们的怨愤已到临界点,郭达虎最后的不当人,让劳役们爆发。
&esp;&esp;他们不顾一切想要逃出去,将丘山铁矿的秘密泄露给官府。
&esp;&esp;但矿兵手持刀矛,又有弓箭在手,他们哪里是对手?
&esp;&esp;杀红眼的郭达虎,下令将所有要挟他的奴仆劳役杀死,即便最后有一部分求饶,也被郭达虎痛下杀手。
&esp;&esp;只有胆小者幸免于难。
&esp;&esp;在郭达虎看来,流放的罪犯、奴仆那么多,死一二百人,很快就能补充一批新的。
&esp;&esp;计吏,其他的士兵、小吏,挨不住拷打,纷纷招供。
&esp;&esp;他们现在每年要卖两万斤官铁,所换的金银,大部分都孝敬给郭全。
&esp;&esp;可以说,从头到尾,郭全知道这件事情。
&esp;&esp;李瑄让他们签字画押,将此案办成铁案。
&esp;&esp;让李瑄稍欣慰的是,威戎军并没有参与这件案子中。
&esp;&esp;“看你的样子还像是个人,然心却如蛇蝎一样歹毒。”
&esp;&esp;李瑄拿着一份罪状,向郭达虎说道。
&esp;&esp;“老子杀的人,哪有你这个威名赫赫的大将军多!”
&esp;&esp;郭达虎反唇相讥,他坚信他叔父能帮他摆平一切。
&esp;&esp;他会笑到最后!
&esp;&esp;“我沙场冲锋,为战斗而杀人,你则是为了杀人而杀人。可惜你只有一条命,不然以你的罪行,能死一百次。”
&esp;&esp;李瑄可不嗜杀,他话说完,示意让郭达虎签字。
&esp;&esp;“休想让我签字!”
&esp;&esp;郭达虎将头一别。
&esp;&esp;“嘴硬?好,看是你嘴硬,还是我的鞭子硬?”
&esp;&esp;李瑄让罗兴鞭抽郭达虎。
&esp;&esp;“啪啪啪……”
&esp;&esp;夜晚的鞭声响亮,罗兴将郭达虎上衣扒下去。
&esp;&esp;不几下,郭达虎就皮开肉绽。
&esp;&esp;“啊……”
&esp;&esp;罗兴下手越来越重,疼得郭达虎昏死过去。
&esp;&esp;“啊……”
&esp;&esp;李瑄下令往郭达虎伤口上撒盐,凄厉的惨叫声让丘山铁矿的劳役、匠人非常解恨。
&esp;&esp;矿兵们更加畏惧,曾经他们就是这样对待劳役。现被缴了武器,等待李瑄的处置。
&esp;&esp;“我签……”
&esp;&esp;郭达虎终于支撑不住,有气无力地吐出两个字。
&esp;&esp;面对李瑄搜罗的罪责,郭达虎签上自己的名字,并按了一个的手印。
&esp;&esp;这张罪状上,将一切矛头都指向郭全。
&esp;&esp;李瑄指责郭全这些年卖了十万斤官铁,罪不可恕。
&esp;&esp;从小吏们口中得知这些官铁曾经卖给吐蕃人,李瑄更是指出这是资敌,会让吐蕃制造出更多铁甲,兵器,来对抗大唐。
&esp;&esp;这已触动李隆基的逆鳞。
&esp;&esp;李瑄整理整个案件,将其书写下来。
&esp;&esp;连带着这些证状,连夜将其送到鄯州城,然后通过驿站,六百里加急送往长安。
&esp;&esp;只要扳倒郭全,可以奠定他绝对的权威,从此真正号令陇右军。
&esp;&esp;新来的监军,绝对不敢再指手画脚。
&esp;&esp;“将军,那些矿兵怎么处理?”
&esp;&esp;天一亮,典军问李瑄。
&esp;&esp;“郭全、郭达虎叔侄,算是谋大逆,他们知而不报,草菅人命,理应处死。但本帅格外开恩,饶他们一命,他们杀死了劳役,今后丘山铁矿,就由他们开采!”
&esp;&esp;李瑄权衡后,觉得让这些人补上劳役的缺口。
&esp;&esp;以后由威戎军派兵看守他们。
&esp;&esp;“安将军,我会举你为威戎军使,你就留在威戎军城,等待诏书传至。另外,本帅觉得威戎军建筑在这里意义不大,会向朝廷申请威戎军再募兵两千,将来把威戎军定在青海一带。我会从金城牧监、广武牧监,为你调集五百匹战马,组成威戎军骑兵。”
&esp;&esp;李瑄向押衙安重璋说道。
&esp;&esp;“谢李帅,三个月内,末将必熟识前往青海的一切山川地势,随时听候李帅之令,报答李帅的信任。”
&esp;&esp;安重璋向李瑄一拜。
&esp;&esp;他刚为押衙不到一个月,李瑄就提拔他为军使。
&esp;&esp;扩充后的威戎军,已不算是小军。
&esp;&esp;他无以为报,只等李帅对吐蕃发动攻势,他必身先士卒,立下功勋。
&esp;&esp;他绝对不会如上一任军使一样,因畏惧监军,而违抗军令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长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