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嘭!”
&esp;&esp;“七郎会是这样的人吗?”
&esp;&esp;李隆基拍了一下玉案,怒形于色。
&esp;&esp;他和玉环娘子正开心的时候,内常侍却将郭全的密函飞速呈上。
&esp;&esp;这一下让他的好心情荡然无存。
&esp;&esp;“怎么了,三郎?”
&esp;&esp;杨玉环转眸问李隆基。
&esp;&esp;“陇右监军密告七郎蓄意谋反。”
&esp;&esp;对李瑄寄予厚望的李隆基很生气。
&esp;&esp;“噗嗤……”
&esp;&esp;“七郎怎么会谋反呢?妾身常听说谋反要屯积粮食、收集钱财、制造兵甲,最少数年准备。七郎才去陇右多久呢!”
&esp;&esp;杨玉环轻笑一声,她对英武儒雅的李瑄印象很好,怎么看都不像是要谋反的人。
&esp;&esp;“有道理!”
&esp;&esp;李隆基微微点头,他将密函给杨玉环观看。
&esp;&esp;“三郎,这信上没有证据,也没有原因,就一句收买人心,蓄意谋反,难道你想杀了七郎呀?”
&esp;&esp;杨玉环看了一眼密函,就将信件丢给李隆基。
&esp;&esp;“那郭全是什么意思呢?”
&esp;&esp;李隆基有疑心病,纵然觉得郭全的信件站不住脚跟,但心中的疑虑,却挥之不去。
&esp;&esp;这时,高力士来到李隆基身边。
&esp;&esp;“圣人,七郎有信件要交给您!”
&esp;&esp;高力士其实昨天就收到信件。
&esp;&esp;郭全对他毕恭毕敬,时时送来奇物,他有点犹豫其中的因果。
&esp;&esp;想到皇甫惟明在陇右三年多,他今天上午特意去问皇甫惟明郭全到底如何。
&esp;&esp;皇甫惟明不得己承认郭全在西平郡有万亩良田,还侵占有军屯之地。
&esp;&esp;关于丘山铁矿的产量皇甫惟明倒是不清楚。属下向他汇报矿山将空,产铁愈少。都知道郭达虎是监军郭全的侄子,不好去明察。
&esp;&esp;高力士有私心,但他最大的品德,就是对李隆基忠心不二。
&esp;&esp;私吞国家之铁,死亡二百多劳役,已经威胁到李隆基的统治,哪怕高力士看好郭全,也必然要将这件事告诉李隆基。
&esp;&esp;历史上主仆二人被李辅国强行拆开,高力士在归来的路上,得知李隆基驾崩,心中悲痛,立刻吐血而亡。